2)第二六七章 三山合一(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集中、海外市场不足,高速增长之后,咋办?

  其次,和大顺的问题一样。你得给出足够高的“回报率”,得比投机、买地、囤积等等基本上要差不离,那么钱才能投进来这个大银行,然后这个大银行才能再把钱投向实业——金银时代,钱不是印出来的。

  而这么高的回报率,怎么办?

  能,也只能依照老马讽刺的那种办法:快进快出、赚贴水;利用专营权投资工矿业,再把这些必然升职的工矿业股票卖掉……

  但这显然,不可持续。

  于是,靠着类似的这一套操作,54年股息是12%、55年据说有40%但可能没兑这么高;56年也有22%……

  老马说过,这一套,不可持续,早晚要炸。

  而老马也说了,这一套炸了,会怎么办?那么,就有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学1797年的英国,直接宣布不兑付债券,金本位冻结,一直冻结到1821年。为什么冻结金本位一直持续到1821年,因为那一年拿破仑死了。

  冻结贵金属兑付,直接债券不兑付。

  这一套能不能玩?

  能。

  靠什么?

  国家强力、信心、威望、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时代红利恰好赶上一轮新的工业革命。

  1797年的英国,玩成功了——后世,实际上也有一个同样玩成功的。

  因为打赢了。

  也因为恰好赶上了一轮工业革命的爆发。

  老马说,法国迟早也得玩这一套,也得学1797年的英格兰。

  但问题是,1797年的英格兰,最终暴了法国,还把拿破仑扔岛上了,同时也赶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法国,则是普法一战,使得这一套东西,法国彻底没机会玩了。最后,这条路被打断,那也只能玩高利贷帝国主义了——钱,法兰西作为老牌殖民国家,是有的;赔普鲁士12亿两库平银,小问题,积攒了几百年的底子,12亿两库平银还拿得出;即便拿出来,依旧还有钱,可实业还是发展不动、资本也是压根不想把钱往实业上投,其实也实在没太多的地方可投,没办法,只能当高利贷帝国主义了,把钱拿出去放贷。

  当然,如今的大顺,包括刘玉之前的一些改革,还是很容易看出来这一套东西的大致影子的。

  最简单来说,扶桑移民这件事,实质上走的就是这么个形式。

  通过吸纳资金,承诺高回报率,利用产业革命和美洲金矿的契机,在高回报率可以兑现的情况下,让资本去向刘玉想让去的地方。

  这里面,既有鞭子。

  也有,棍子上的胡萝卜。

  那么,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不是会成为将来实学派、改革派的“如梦魔版萦绕的先辈传统”呢?对将来,算不算是为将来,创造了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呢?

  应该说,是的。

  这里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