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二一章 自身定位(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立本倒是没想什么“不虑而知”之类的东西。

  只是这些年的生活,拓展了他的视野,使得过去围绕在他身边的百里世界,拓展了五千里。

  锡兰国的高浪埠,他自是没去过的。

  但评书里的黄龙府,虽然此黄龙府非彼黄龙府,终究自己是去过一个很远很远的、气候截然不同的、甚至在金矿里还见到了朝鲜国逃亡者的黄龙府。

  至于锡兰国的高浪埠,想来也差不多。

  总归,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自己当初就是被所谓的劳务派遣的人贩子骗了,去了那边差点死了,也不知道三弟能否活下来。

  至于这里的一切,已经没有太多可以留恋的东西了。

  他并不能用很宏观的视角去感受这个世界,但从他自己这些年的感受,和从父母朋友那里听到的过去的故事相比,也隐隐感觉到,这世道要变了。

  在这个和过去不同的、在江苏关东南洋登州府等几处已经取消了严格身份控制的时代,有了一笔钱,意味着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了。

  或是买地、或是开个小烧锅、或是办个小油坊,甚至办上二三台织机自己一家人歇机器不歇,纵然没有奴仆可用,可顿顿吃馍,总应是可以做到的。

  相较于江苏省从淮南到淮南广阔地区的、数百万被动卷入时代大潮中,全无选择只能被迫接受改革一切的人来说,赵立本无疑算是因祸得福的幸运者。

  只是,个人有这样的运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弟弟也可以跟着他离开乡社。

  然而,对这里乡社的人来说,并没有自己的选择。

  离开乡社,意味着失去了“授田”的资格,失去了祖祖辈辈最为重视的土地梦想。

  况且,离开之后,一无所有,过的也未必比现在好。

  可周边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传到这里,人心终是散了,宗教化的圣堂圣学,似也无法凝聚了。

  而对乡社的组织者而言,他们想要躲开江苏的改革,最终只是拖延了五年,五年之后,伴随着运河修通,他们也不得不考虑乡社的未来了。

  几日后,孟松麓领着权哲身来到了乡社。

  乡社里学农学的儒生,正在各个保甲间,分发一些树苗。

  年纪已老的程廷祚也在那里,孟松麓急忙带着权哲身赶过去,略说了一下权哲身的来历和此番借款之行的诸多问题后,看着那些树苗,奇道:“先生,这是?”

  “兴国公拨钱,在淮南垦区发放的,要求不管是垦荒公司,还是咱么乡社,都要种植一批楝树,有苗圃提供树苗。还发了一些苹果之类的苗木,但这些不强制。唯独楝树,种籽可榨油,树皮可防钉螺蛔虫之害,要求各处必须种植一定的数量,取代榨油率更高的桐桕,为其药用,之后去除钉螺蛔虫之害。”

  看着远处正在领取树苗的百姓,孟松麓还是忍不住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