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卷 归乡路远 内地思安 053章 封建-农耕-田赋-兼并-城墙9_搏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礼》未成的原因在方方面面不能尽谈,但可以很肯定的说,这本书在近代写成且已经光照华夏——就是那本与南国代表色赤红相近的火红旗帜宣言!他飘扬过海而来,基于人性正向内涵、与东方真正起于底层的草根墨家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激烈着当时热爱人民和劳苦大众的广大有志之士加入到轰轰烈烈的反帝反殖运动中来,一如亚非拉地区广大民众那样曾经的奋起反击一样。

  至于后事: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收入,会……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当丑陋的儒家学说名义上假借民众的名义将自己包装成世间最美好的存在而裹挟一切力量,实现本门学说霸权的时候,东方古老世界中曾经能真正与之相抗衡的墨家和杨朱等学说便被迫消沉了。儒家学说的下沉极限是士大夫;法家则为基层官吏;墨家才是真正最接近那平民百姓利益存在的存在——因为诡辩邪恶而企图利用民众达成个人功名富贵的儒家门生窃取正义、装作《周礼》仪范‘唯一’、‘正统’的继承者,所以借助传播虚浮不实的礼仪的名义蛊惑民众!抢走本该属于墨家的草根拥簇者——手段不外乎美其名曰利益上一体均沾,而墨家显然不主张民众占有他们财物,致使在关东的墨家子弟沦为工商业大户供养起来、反战反兼并的鼓吹号角,力图维护人民最基本的生命存续。这样的现象怎能不令人痛心呢?

  越是底层,越对利益有贪婪的占有欲望。但处在世俗社会中,从来没人告诉过他们,没有燥烈的争夺心才能根本上杜绝人间苦难,伪装成礼仪的形势来固定化利益分配体系,最后当然会引发末层级的生存挣扎而不得解脱。那些在台上装模做样的食利者,饱腹过度的时间太久了。

  国家层面的兼并兴起是基于私田制兴起的,世卿贵族地位不断下降,大量后裔落入民间,自然不甘心落寞余生,所以会参加到将学说继续整理使其能够符合基层民生的历史潮流中去。当一国内的知识分子缺乏基本生活供养时,当然要奋力自谋生计。春秋有逃难异国的大夫,而战国则有周游列国游士,前者被迫离家去国,后者则因为根本没有家门可言——穷门小户受到各种外力而奔溃的情况数不胜数,怎么能让士人认可为‘家’呢?家,士的家,可是要遮蔽小吏所兴起‘风雨’的!

  这就是‘兼爱’的来源,彼有兼并,我则兼爱!

  至于‘非攻’,此事则要追踪到宋襄公时代败给楚师的那场泓水之战——说道车战与征服,宋襄公身为子姓微子启后裔,一定要正规作战吗?这和腐朽无关,春秋时代的国君能活到白发的,个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