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经验(二合一)_重塑千禧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目最终失败了,华夏的半导体工程师们啊,你们不要忘记,正是因为我来过,你们才被涨了工资!

  方卓挥舞着钞票,怀揣着理想和情怀……但还是被劝停了。

  7月17日,方卓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以上司的身份接见易科投资的实习主管赵素祺。

  他还没怎么询问妹妹的暑期实习,申城副头目郑丹锐的电话就打进来了。

  经过郑哥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解,方卓只好表示会放缓对半导体工程师的挖掘工作。

  这个申城啊,还是水深,连首富也不能横着走,某些企业的关系相当有力。

  “赵主管,继续说说工作吧,你这位交大的高材生来我们易科投资的暑期实习怎么样?”方卓结束通话,摇了摇头,注意力回到眼前。

  赵素祺连忙汇报心得,截止到目前为止,暑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心得就是——这和书上都不一样啊。

  她一共跟了三个项目的接洽,只觉得各种奇奇怪怪,有的企业老板连估值的概念都没有。

  “很正常,咱们国内目前不论是企业还是风投,都是高的能高,低的能低。”方卓没觉得有什么。

  赵素祺听见哥哥的话,想了两秒,笑着问道:“哥,你遇到最低的是不是拎着汽油去找你的风投?”

  一些过去的小事,怎么老是有人时不时提起呢?

  方卓摇摇头:“那个其实算因地制宜,如果你碰见一个把你资金锁死的企业,难道你要拿着合同法之类的文书条文去给对方普及知识吗?能要到钱就是最好的。”

  赵素祺一个学院派得到实干派的最直接传授,并为此深信不疑。

  她结合案例思索了一会,询问道:“哥,最近你那个半导体项目有很大进展呢,那些风投是不是看到邱慈云的加入就愿意坐下来谈了?”

  方卓对自己妹妹是倾囊相授,笑道:“你要投一家企业,你把自己当成它的什么?金主?老板?背后控制人?不,祺祺啊,是伙伴。”

  “正常而言,风投的投入周期不算短,企业想要的是一起成长的伙伴,一个优秀的风投也就要满足这个需求,这样才能让彼此的关系都更长久。”

  “不是邱慈云的加入让机构愿意坐下来谈,而是机构和我都认为这个项目需要邱慈云,所以才有了他的加入。”

  方卓微微一笑,揭开外人很难知晓的内幕:“DCM的人比较规矩,是要看到邱慈云入场才继续往下谈,但德意志银行的张红力和我比较谈得来。”

  “他是一个真正的投资人。”

  “他认同了我关于项目的判断和想法,也认为邱慈云的加入是个下限保障,所以,我和他商量了一下,由他出面去和张汝京揭开这个事。”

  “邱慈云呢,他对中芯有感情,去留问题其实是有些纠结的,我不好出面,德意志银行的张红力没什么问题。”

  “张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