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惊人的相似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夺满洲,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一场大战。

  日本海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俄罗斯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爆发。

  两个强邻在自己家里打架,清政府根本不敢对日俄任何一方有所微词,权衡利弊之下,做出了一个让自己更为尴尬的决定,在这场战争中保持“局外中立”。

  俄军由于补给困难以及指挥无能,屡遭失败。日军接连占领大连、旅顺、沈阳;接着,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击溃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

  由于对马海战的惨败及国内革命的爆发,俄罗斯已毫无获胜之可能。此后美国出面调停,日俄双方在美国朴茨茅斯正式举行和谈,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而讽刺的是,由于清政府在之前保持所谓“局外中立”,日俄便以此为由,拒绝了清政府参加这次谈判。清朝便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个强盗战后分赃,未经中国同意,便把俄罗斯在东北的所有权利,转让给了日本。

  日俄战争中,东北无辜惨死的民众超过2万人,损失超过6900万两。但在整个谈判过程里,清政府却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插上。

  日俄在中国的国土上交战、烧杀抢掠,清知府却不敢进行干预,丧权辱国、寡廉鲜耻,可谓是到了极致。

  后世国民所不知的是,这并不是第一次两支外国军队在中国的国土上开战。荷兰、西班牙殖民者先后占领台湾南北,并于崇祯十四年,即公元1641年8月,展开争夺台湾的争夺。

  不过,此时大明正在和满清进行松锦大战,无暇顾及,郑芝龙虽然势力到了澎湖列岛,台湾中部的大肚王国,不过是落后的土著部落,实际控制台湾的,则是如日中天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和江河日下的西班牙人。

  事实上,崇祯初年,台湾北部一些地方,已经为西班牙人控制,但富庶的南部平原地区,却一直为荷兰人所占有。而台湾中部山林地区,则是为大肚王国占有。

  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人率先挺进东方,15、16世纪红极一时,西班牙和荷兰随后纷至沓来,而此时的荷兰人,正是鼎盛之时。

  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向东方殖民,几乎是同时进行。1571年,西班牙人在吕宋岛的马尼拉建立殖民地,并以为东亚贸易的中心,向周围辐射。

  而当时大明王朝需要的白银,便是西班牙在墨西哥的殖民地采掘而来,以及日本的银山。

  荷兰人在亚洲殖民,基地则是印尼爪哇岛的巴达维亚。

  1633年,崇祯六年,荷兰人为争夺与大明的贸易垄断,发动了料罗湾大战,派了11艘战船,外加50艘中国海盗船;大明王朝出动了近100艘战船,其中包括大明水师和郑芝龙的50艘战船,荷兰人大败,明军取得了胜利。

  崇祯十一年,公元16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