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忠烈祠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由得潸然泪下。

  从牌坊一直走进去,直到了享堂。王泰和一众左右插上香烛,低头默哀,袅袅青烟中,旁人看不清王斌脸上的表情。

  潇潇细雨中,下面的一众军士肃然庄穆,众军站在“民族忠烈”的巨字两旁,都是脱帽低头,驻足凝听。

  文世辅高昂的声音随即响起,那是祭奠上万英灵的祷文:

  神州诸土,炎黄所留。

  五千余年,雄立东方。

  世事沧桑,鞑奴猖獗。

  时穷国难,汉奸何多!

  炎黄苗裔,沦为奴辈。

  天降不祥。汉祚鼎移。

  剃发易服,黯淡北斗。

  衣冠已失,礼仪厥如。

  人执笞绳,我为夷辱。

  民生凋敝,万马齐喑。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家邦命脉,悬于一线。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斌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诸公忠义。力抗奴贼。

  西北苦斗,备历险夷。

  同心死节,酋奴哀伤。

  鞑奴未灭,何以家为?

  救国抒难,前仆后继。

  重建汉唐,共振大道。

  公等有灵,冥冥相佑。

  苦奈明心,兴我汉邦。

  同心努力,光复河山。

  来日环宇,惟我威杨。

  如松如柏,万古不朽。

  尚飨!”

  文世辅祭祀完,王泰上前,焚香祷念,大声呐喊。

  “兄弟们,魂兮归来,魂兮归来啊!”

  有许多将士,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眼前祭祀的这些英灵,他们大多数人,都有着悲惨屈辱的过去,这都是这个时代给他们留下的烙印。他们刚开始也许只是为了有一口热饭吃,有个栖身的地方。等识了字,读了书,明白了道理,他们也在流血流汗,起早摸黑中,个个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他们或是农夫,读书人、小贩、苦力、船工;但也是儿子,父亲、哥哥、弟弟。他们端起了刺刀,挥起了长枪,割断了过去,义无反顾地跟到了济南、到了关外,把一腔热血,洒在了神州大地上。

  天苍地黄,英魂归兮。他们配得上有一座墓碑,有一所供后人瞻仰的祠堂。

  否则,谁还记得他们?

  否则,谁又知道,他们究竟又是为何而死?

  他们就义之前,也许还没有完全明白什么是民族大义,也许还没有明白什么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他们至少懂得了什么是尊严,什么是华夷之辨,什么是血性!

  一寸土地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大好河山,鞑奴猖獗。没有地下这些默默无名的勇士,何以灭掉满清八九万精锐,何谈开启中华光辉灿烂的未来!

  年轻的将士们,此时一个个面色凝重,鸦雀无声。随着祭祀的声音不断响起,许多人都是泣不成声。

  李定国和众将士一样,肃穆而拜,庄重异常。对于一个幼年从贼的流寇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多多少少,他还是对自己是否溶入河南卫军有一些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