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新一代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共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正式有武状元之设,王来聘是第一人。也从中可以看出,崇祯对朝廷武备的重视。

  不过,明代文贵武贱,武职多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聊胜于无,是以明代武举出人不多,武举形同虚设。

  历史上,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攻克洛阳、围攻开封,张献忠攻克襄阳;清军包围松山、锦州等4城。这一年,崇祯下诏开“奇谋异勇科”(武科考试),但无人应考;崇祯十五年(1642),崇祯再次下诏,欲挑选“督师大将”,仍是无人应考;仅仅两年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进京,明亡。

  文臣负气用事、空谈阔论,武将贪鄙跋扈、任意妄为,军人缺粮少饷、任意奴役,毫无尊严,军队尚武之风缺失,又那有一战之力!

  而王泰创办武备学堂的初衷,便是提高军人地位,以点带面,恢复军中的尚武之风。

  武备学堂,其主要功能自然是为军中训练初级军官,学习期为两年。学堂自去年九月开办第一期,到如今,仅仅一年之久。军官陆续加入,如今大约1400人,除了河南陕西的老乡兵800人,还有新募的卫兵400人,以及第一批从“关中学堂”送来的200学生。

  武备学堂共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5科。步兵科600人,为第一大科;骑兵科200人;炮兵科400人;工兵科100人;辎重科100人。每科设有教官,担任战术、筑城、兵器、交通4大教程的教育学科。学科还有军制学、各兵科的典范令等。术科则分操场、野外、劈刺、体操等。还有测量地形学习和实施等。

  至于学堂的教育方法,半天时间教授课程,除有关军事的战术、兵器、测绘、筑垒及典范令外,并增加物理、数学、历史、地理等,每节课为一个半小时。典范令小册子是教练各项军事动作的准绳。普通知识是辅助教育,聘文职教员担任,以充实学生的军事知识,为逐步全面学习各种军事演习准备条件。

  术科训练,则是先在操场进行各种制式教练,再到各教练场演习。野外演习,先由简入繁,再逐步进入全面联合演习。实弹射击有打靶场,马术训练有马场,炮兵训练有炮场,工兵有土木工作业场、架桥作业场,爆破演习则有单独的场所。辅助术科如劈刺、武术等,都有专业教官,在操场进行。器械操在校后门外的器械操场进行。这些训练每课多为一小时,正式出操训练一般两小时,野外演习至少用半天的时间,大演习还要携带帐篷、炊具等。

  在军校的两年中,计划是一年半的时间在校学习,另半年时间是在外举行野营,实施实弹射击和测量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