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叛国投敌_宋时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京西南路襄阳府

  襄阳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襄阳控扼汉水中流,西连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宛洛,号称“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三国刘备失去荆襄战略要地后,从此就永远失去了进取中原的机会。

  若荆襄被金军攻占,那么金军即可顺江而下,直捣大宋皇帝行在建康府。

  宋朝廷当然明白荆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加强襄阳的防御,使其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并驻有重兵。而襄阳防务关键之处,就在于襄阳舟师。

  襄阳附近及其城内是水道纵横,若舟师有失,那么襄阳城池必将难保。不过好在金军是陆强水弱,其铁骑是天下无敌,可舟师就不够看了。金军大举南下,四处劫掠,当然也劫掠了不少船只。北人善骑,南人善舟,金人当然也深知将兵南下的利弊,因此就劫掠了不少船只、船夫等。不过有了船只、船夫等,并非表明就有了舟师,并非就是有了一支能与宋军舟师江上或海上争锋的强大舟师。

  金军铁骑无敌,大宋却是水上霸主。特别是李三坚自经略江南以来,倾尽全力发展舟师,已经是颇具规模了,只不过李三坚的舟师主力主要布防在健康、扬州、镇江等地及大宋沿海一带。

  “许相公...”吕师囊等人岂能不知防守襄阳的关键,于是对许翰说道:“舟师军纪败坏,劫掠民财、强抢民女之事时有发生,是否应当整顿整顿?”

  许翰、吕师囊奉命驻守襄阳,而杜充领兵驻守在了鄂州一带,与襄阳城成犄角之势。

  杜充弃东京开封府而走,率兵一路南下,逃至庐州、舒城一带,随后又逃过了江,朝廷便命其领其驻兵于鄂州一带,不许其再后退半步了。

  “我等初至襄阳,还不能行此鲁莽之举吧?”许翰闻言有些犹豫的说道:“此时当尽量安抚众军,以免生乱,今后再徐徐图之便是。”

  襄阳城凭空降下两名钦差大臣,使得襄阳原驻军颇有怨言,颇为不服,因此吕师囊一直劝谏许翰整顿襄阳军军纪,特别是襄阳舟师。甚至吕师囊还建言杀几名舟师将领立威,从而震慑诸军,原因就是原襄阳守军军纪败坏,劫掠民财、强抢民女等事时有发生,堪比贼盗,此一也;其二就是襄阳守军特别是舟师根本不听从许翰、吕师囊的号令,阳奉阴违的,如此情形之下,还如何领军作战?

  可许翰行事总是犹犹豫豫的,总是担忧强敌迫近,生怕整顿兵马、杀人立威等等引起襄阳守军内乱。

  目前许翰、吕师囊所依仗的仅仅是自建康府带来的五千黑旗军精锐,但这五千皆为陆路之师。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无论吕师囊怎么相劝,许翰总是瞻前顾后的,于是吕师囊无奈之下,只好先整顿襄阳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