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先斩后奏”_宋时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三坚于建中靖国元年二月离开京城,赴泉州上任,到现在十二月,已经近一年时间了,此次上奏为首次。

  奏疏之中,李三坚分析了泉州局势,说明了泉州建立一支强大舟师的原因及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奏疏不说是泣血上奏,也是言辞恳恳,李三坚希望朝廷早日做出决断。

  “李知州打算怎样做?”泉州通判崔永梽细细看我李三坚的奏疏,签上自己名字后问道。

  “李某打算不等朝廷回复,过完年之后就着手准备此事。”李三坚想了想后答道。

  泉州距京师数千里之遥,而奏疏送到京师,朝廷再讨论完毕,再回复泉州,也许大半年就过去了,甚至更久。

  而泉州匪患此时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因此李三坚打算是“先斩后奏”,先着手准备建立泉州舟师。

  “过完年?”崔永梽闻言担心的问道:“李知州此举是否太仓促了?且朝廷之意未定,就冒然行此举,是否有些。。。?若朝廷怪罪下来,我等难逃其责。再者说,若是朝廷不许此事,那么罪名就更大了。”

  兵事,特别是地方州府的兵事,为宋历朝所忌讳,不但是宋,历朝历代又有哪个朝代不忌讳此事?是忌讳颇深,一旦出现了如此苗头,必欲掐灭其而后快。

  特别是宋,是深知藩镇割据之害,因此总领地方军、政大权几乎都是文人,且严格限制其权利。

  “崔通判误解李某的意思了。”李三坚闻言点头道:“李某又岂能不知朝廷之制?我打算过完年就着手准备,可准备并非是马上就建立舟师。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舟师之事无非就是人、船、兵器等事,因而李某打算就是,过完年之后,就招兵买马、打造军械、战船,而招兵就以解决泉州匪患的名义聚兵,以抗击海贼侵扰,而战船就要麻烦些了,不过可以先使用海上巡检司的船只,若是船只不够,就打造民船,待朝廷旨意下来之后,即改装为战舰。”

  泉州匪患如此严重,为了抗击海贼侵扰,自己命人招兵买马,打造军械、船只,难道就会获罪?李三坚心中暗道。

  李三坚也明白就算是匪患严重,地方州府欲招兵买马仍是需经过朝廷允许,方可行此举,但临行前,宋帝赵佶给了李三坚,泉州之事的临机处断之权,那么这就是临机处断之权。

  李三坚有临机处断之权,之所以李三坚仍是上奏朝廷,原因就是为了避免今后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向宋帝赵佶说明此事,说明舟师之事实为李三坚无奈之举。

  “这。。。行吗?”崔永梽仍是疑虑重重的问道。

  “应当可以。”李三坚点头道:“崔通判放心,出了事情就由本官一力承担,决不会牵连到任何人的。”

  “崔某岂是此意?”崔永梽闻言瞪着李三坚说道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