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二章 治国之策_宋时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皇宫偏(diàn)之中,赵佶、曾布(bī)迫李三坚讲述治国之道,使得李三坚措手不及,一时之间,是彷徨无计、左右为难。

  “陛下”李三坚为难的对赵佶说道:“微臣实在是不知该从何说起啊?”

  在他们如此相(bī)之下,只要他们起个头,那么自己再胡乱说一番不就完了?李三坚心中暗暗盘算道,反正是他们(bī)的,说的不好,也不是自己的错,就算是说的天马行空,说的一塌糊涂,料赵佶也不会降罪的。

  “朕自承大统以来,无时无刻不想着承父兄之志。”赵佶闻言缓缓的说道:“洎总威柄,发挥强刚,黜除(jiān)回,修复法度。怀柔以文,震叠有武,继而憺威四夷,拓土千里。”

  赵佶顿了一顿后接着说道:“章卿家时常对朕说起,当下当行无为而治,可有人对朕提起,无为而治乃是黄老之道,当行法家治国之道,当行严刑峻法。不知李卿家对此有何见解?只管说便是,今(rì)无论你说什么,朕绝不会降罪于你。”

  “陛下,请容微臣思虑片刻。”李三坚闻言说道。

  赵佶口中所言的治国之策,无非就是历朝历代的三种治国学说,其一就是法家的“法治”,主张以严刑峻法来治理天下;其二就是儒家的“人治”,主张施行仁政,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作用;最后的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顺时势和民心,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自李三坚来到这个世上以来,八年的读书生涯,不说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书也是读了不少了,因此对此也多少有些了解了。

  此时赵佶让李三坚说说治国之策,李三坚也多少能说些了。

  可此时令李三坚惊讶的并不是赵佶、曾布让李三坚说什么治国之策,而是赵佶口中所言的无时无刻不想着承父兄之志,他(yù)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开疆拓土?这还是宋徽宗吗?李三坚心中暗道。

  在李三坚的印象之中,宋徽宗乃是个昏君,是亡国zhi君,是荒(yín)之君,可面前的这位,从前李三坚视作是师是兄的哥们,他还是宋徽宗吗?若赵佶一直能够这样下去,宋还会亡国吗?

  是不是搞错了?是不是重名啊?李三坚此时心中是万般疑惑,可心中又实在想不起来是否有人与蔡京重名?

  管他的了,李三坚心中暗道,既然想不明白就不去想他了,今后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于是李三坚考虑良久后开口道:“陛下,微臣以为当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此为微臣拙见,望陛下不要怪罪。”

  “外儒内法,剂之以道?何人怪罪你了?快快说来听听。”赵佶摇头道。

  李三坚就是有些过于谨小慎微了,哪里像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官员?青年官员是年轻,富有朝气,敢打敢说,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