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篝火高歌_建造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有这样的事情,李世民宴请重臣。

  然后将尉迟恭发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勃然大怒,坐在他下首的李道宗跟他解释当和事佬,结果让尉迟恭胖揍了一顿。

  固然是因为尉迟恭持功自傲,却也可以看出,对于这排位的顺序是何等的重视。

  能够将这位子排列妥当,在这个时代就算得上是一个人才。非心思机敏,面面俱到之人无法胜任。

  不过国子监不缺这种人才。

  国子监是天下最懂礼的地方之一,对于座次的安排,非常娴熟。

  李元瑷身为亲王、大学士,位坐最上首。

  孔志元身为国子监祭酒,孔圣人与孔颖达的后人,与他并排而坐。

  他们两个最是特殊,居于主位、主次位。

  在他们之后,才轮到大学士、学士,接着是成绩优异的学生。

  他们人数众多,自然不可能只开一席。

  只是他们属于主席,人数最多,席位也是最大。

  程伯献、李敬业、裴行俭他们都在主席。

  裴行俭肯定是因为成绩的缘故,至于程伯献、李敬业是成绩还是拼爹、拼爷就不得而知了。

  金胜曼、扶余隆也因身为他国友人得以进入主席。

  这也让李元瑷有些不爽,金胜曼地位比扶余隆高,位于上首,但扶余隆就在她下首坐着,有些虎视眈眈。

  孔志元身为国子监祭酒,说了一大激昂的开场白,最后用还《礼记·大学》里的一段话来结尾: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以此告诫这些即将走上社会的学子,要保持本心。

  致辞过后,方才上酒上肉。

  古代并没有未成年人的说法,以没有小孩不能喝酒的规矩。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这个时代的酒度数不高,只要不像李白那样,一言不合就拿着酒壶往嘴里倒的那种喝法,不太会喝醉酒。

  宴会饮酒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巧,故而没有禁酒一说。

  酒宴的活动是学生们自己报名参加的。

  这个时代就讲究多才多艺,吹拉弹唱。

  李元瑷看得津津有味。

  团体项目最后一环节几乎都是固定的。

  秦王破阵乐。

  没有秦王破阵乐的宴席,在这个时代都不算是宴席。

  毕竟主旋律,这玩意不只是现代有。

  古代也有,李世民费尽心机弄出这一首传唱神曲,不就是为了让天下人吹捧赞美他?

  也不得不说,秦王破阵乐确实经典。

  这就如老秦人喊的“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一样。

  秦王破阵乐就是大唐王朝的象征,国歌。

  象征着唐王朝一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