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柞木炭_建造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炭,以西域稀有硬木烧制,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

  他顿了顿道:“何况白炭有致命弱点,极易受潮,东北湿冷,如何大批运送?”

  李元瑷呆了呆,忽然一拍大腿道:“茶道炭,可以用茶道炭。”

  李治惊讶道:“何为茶道炭?”

  李元瑷笑道:“就是最高级的木炭之一,综合了白炭与黑炭的优点,取暖的神器。”

  上辈子他去东北目的是收购柞木。

  柞木国际称中国橡木,其木材比重大,质地坚硬、收缩大、强度高。颜色呈浅杏黄色,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成褐红色木纹独特,纹理清晰美观,显得端庄沉稳、典雅古朴,非常适合制作家具与地板。

  柞木遍布较为广泛,但真正好的柞木遍布东北,尤其是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最多。

  当时与东北柞木商家交谈的时候,对方介绍柞木特点,特别提到了茶道炭。

  柞木之所以贵,不只是用于制作家具,还能制茶道炭。

  茶道炭属于黑炭,但它却有白炭的特点,耐烧火力旺且热量均匀,无污染、易点燃、耐潮等特点。

  古代豪门大户以茶道炭待客是茶道的最高礼节。

  即便是现代,保留茶道文化的日本也曾大量从东北求购茶道炭来满足国内需求。

  李元瑷当时并不怎么在意,商家这般介绍,不过是为了提高价格而已。

  在他所处的时代,讲究实务,便捷。

  即便是日本也只有一小部分保持古时繁杂的茶道,怎么可能需求那么大?

  经李治说道这方面的常识,立刻想起了这段记忆。

  制炭的方法很简单,一点都不难。

  难在缺少木材。

  前线大军所在的位置不就是位于长白山山脉?

  长白山别的没有,柞木可多的是。

  尤其是这个时代,长白山没经过大规模破坏,柞木不难找才是。

  李治有些不明所以。

  李元瑷忙道:“我曾翻阅过一本古籍,说太白山附近遍布一种叫做柞木的树。此树坚硬巨大,可制成木炭,兼顾白炭黑炭特性。我们不需要往前线运炭,只要招募制炭好手,在前线起窑就地砍伐柞木制炭,供大军所需即可。”

  太白山就是长白山,只不过是在这个时代,叫做太白山而已。

  李治有些无语的看着面前这个有点看不透的十六叔,明明开始连白炭黑炭都分不清楚,怎么一会儿就弄出一个茶道炭来?

  若非李元瑷近几年的表现实在惊艳,李治都有些怀疑他在说谎了,吐槽了句:“柞木制成炭,不叫柞木炭,叫什么茶道炭?”

  李元瑷一想也对,茶圣陆羽这时候应该还没出生吧?

  这个时代还不流行饮茶,茶叶更近乎于药,而不是饮品。并且喝茶是需要加油,加葱姜蒜的,反正李元瑷喝不惯。

  “就叫柞木炭,就叫柞木炭!”

  李元瑷无所谓这个名字,只要能够帮助前线大军,什么都无所谓。

  李治还是选择相信李元瑷,直接下令从长安、洛阳等地,募集制炭匠师。

  李元瑷迫不及待的离去了:“我去处理冬衣、冬被事情,待制炭匠师到了蓟城,通知一下。”

  李治有些意外的看着那熟悉的背影,干劲十足,一点也不像他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