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 晚了一步?_南明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实权人物的史可法,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于是这便让定策之中的两派人士,互相拉拢。

  史可法是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得意门生,自然对拥戴福王继承正统心存疑虑,但又担心舍亲立疏将引起更大的政治风波。

  与秦义的谈话,史可法早已经抛之脑后了,起初以为只要拥立福王即可,或许会遇到阻力,但自己争取到了秦义的支持,这种阻力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是史可法还是想的太简单了,他万万没有想到钱谦益等自己的友人会通过几十年前的旧案,想到拥立福王会让东林党遭遇不测,于是和史可法没有商量的情况下以立贤的名义拥立潞王。

  史可法更加没想到的是凤阳总督马士英的加入,马士英的野心很大,他抓住了东林党舍弃了亲疏关系远在潞王之上的福王,以拥立福王势单力薄的机会,站了出来拥立福王,打算做一场政治投机,而且还引来了四个拥兵加起来有十万兵力的支援。

  这十万兵力无疑给了马士英极大的支持,实力更是直追东林党。

  本来打算做中立立场的史可法,终于是感觉到了压力了,一方面是国家已经太久没有君王了,迫切的需要一个君王来支持日常的大事,再且是南京这里屯兵十万,这些事士卒目无军纪,南京百姓多受其害,而他们势大,根本不听兵部的命令。

  定策之争必须要做一个解决了,史可法知道现在是需要自己出手了。四月二十七日,史可法秘密决定前往浦口同凤阳总督马士英商量在桂王与福王之中选定一人。

  桂王在伦理纲常是仅次于福王的,桂王比崇祯要高一辈,是天启帝的兄弟,但是福王在伦理和地理位置都是很有利的,福王就在淮安,而桂王则在广西。

  现在定策之争谁也不想退步,那么只要用折中的办法,迎立桂王了。

  史可法这里也堆积了不少劝导让史可法迎立福王的帖子,史可法认真的翻看,这其中有淮安巡抚路振飞的书信,言:遗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

  给事中刘城的《上阁部史公书》写到:自都门失守,大行皇帝凶问频传,虽所传不一,大略相同,皇帝崩于煤山。公率先诸臣奉迎福王殿下,临莅南京,此中外臣民之愿也!”

  “伦序应在福王,大宝之御无可迟滞之端!”史可法念着一份书信上所写的一句话,然后丢下拿起另外的一本,这是进士郑元勋写给史可法的书信:予语里人解少司马学龙曰:福从此始矣,神宗四十八年,德泽犹系人心,岂可舍孙立侄?况应立者不立,则谁不可立?万一左良玉挟楚,郑芝龙挟益,各挟天子以令诸侯,谁禁之者?且潞王既立,置福王于何地?死之耶?抑幽之耶?是动天下之兵也,不可。”

  史可法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