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7章 大阴谋_海上马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问题同中华帝国进行深入谈判,希望给升温的中南美洲降降温,避免同中华帝国爆发殖民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筹码自然就是在对荷兰的援助问题上了。为了给中南美洲降温,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王国都在这个问题上向中华帝国妥协,严守中立。尤其是西班牙,他赖以生存的墨西哥和秘鲁殖民地都已经被中华帝国夺去了,此时就剩下中美洲部分殖民地和南美洲的格兰纳达,这是西班牙皇室维持奢侈生活的最后吸管不容有失,因此西班牙严守中立的同时,被迫租借直布罗陀海军基地给中华帝国,作为换取美洲殖民地的暂时安全。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将直布罗陀海军基地作为控制地中海的咽喉,由于其战略地位重要,不但可以控制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同时还掐断了荷兰对突尼斯、利比亚等殖民地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荷兰在海外的补给基地。作为政治交换,中华帝国中央政府限制了中属墨西哥殖民总督府和秘鲁殖民总督府的向南扩张的步伐。

  这样,荷兰无法在欧盟框架内获得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援助,只有北方强国丹麦和瑞典跟荷兰的结盟还具有实质意义,因为他们地处北欧,从波罗的海可以向荷兰进行援助。同时中华帝国在北欧的影响力有限,丹麦和瑞典等国不被中华帝国所左右,因此荷兰并非独立作战。

  当然,荷兰能够坚持一年半时间还得益于中华帝国的倾销行动。在倾销行动中,荷兰政府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大多数属于战略物资,这些物资支撑住了荷兰的战争消耗。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英国和中华帝国给荷兰海军套上的《航海条例》这个枷锁如芒在背。因此,荷兰内部高层一直卧薪尝胆并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

  此时,英荷第二次战争爆发一年半了,荷兰海军未有任何建树,因此荷兰高层极为不满。

  神武二十五年夏,荷兰大议长任命德-奈特海军上将为荷兰海军总司令,接替刚刚被免职的老将特罗普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

  奈特海军上将一直专研对付英国海军的战法,励精图治,改组海军。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只有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一方面强化无敌舰队的训练,另一方面继续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神武二十五年年底,荷兰海军已拥有76艘大型主力战舰,其他中小型战舰几百艘,全舰队火炮超过10000门,官兵七万余人。自从英国从中华帝国海军获得了战列线战术后,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