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六章 建康宫城_南朝枭雄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锁太仓府库,勿令任何人出入。”

  “欢虎,你立即率亲卫入宫,清查宫中人口财产,详细登记在册,稍后再分别处置。”

  “萧振、姚全,你二人立即率人前往秘阁,务必不能让阁中典籍损伤分毫。”

  秘阁为宫中藏书之所,相当于后世的国家图书馆,其有内外三阁,所藏典籍真本以及宫廷古画墨迹等,不但珍贵而且全面,万万不容有失。

  秘阁属秘书监所辖,正是萧振分内之事。

  而韩端自己,则直接迈步进了太极殿。

  端坐于殿上宽大的御座之上,微微俯视着下面肃立的众人,喜悦之情油然而起。

  但他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得色,雄壮的身躯,稍微有些黝黑却仪表堂堂,衬上华丽的宫殿和御座,让他看起来显得比往日更加威严。

  “元恭。”

  韩端坐直身子,面色淡然地看向王眘,沉声叫道。

  “臣在!”

  “你去请御史中丞宗元饶、尚书右丞贺朗、征西大将军黄法氍来此,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陈顼北逃,尚书左右仆射徐陵和陆缮,以及中书监丞、门下侍中等朝廷重臣皆随之而去,如今留下来的朝官之中,便以御史中丞宗元饶、尚书右丞贺朗为尊。

  早在前梁之时,宗元饶便在司徒王僧辨幕府中任主薄,陈霸先立国之后投陈,历任晋陵令、尚书论功郎、廷尉、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右丞等职,算得上是两朝老臣。

  元饶性格中正平和,但为官却刚正不阿,治事明练,且极为体恤百姓,以他本就不多的俸禄,还帮老百姓交纳赋税,施舍米粮,在民间名声极佳。

  尚书右丞贺朗虽然名声不显,但也算得上是名能吏,曾参与过制定《陈律》,为官也极为清廉。

  改朝换代,并不是要将前朝官吏全部弃之不用,而是要挑选其中的能吏干员为己所用,而甄别朝中官吏清廉能干与否,最合适的正是身为御史中丞和尚书右丞的宗、贺二人。

  而黄法氍在军中甚有威望,韩端接下来整合中军和舟师都离不开他,此时将其请来议事,也是存了示好之意。

  此番陈顼北逃,带上了陆缮等一干大臣,但却瞒着手握重兵的黄法氍,这一点韩家军众人都觉得有些不解。

  但韩端不知道的是,在陈顼心目之中,黄法氍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重要,而黄法氍对陈氏,也没有他认为的那么忠心。

  早在陈霸先尚未篡位之前,黄法氍便是梁朝巴山县侯、游骑将军、高州刺史、都督高州诸军事,直到陈霸先立国之后,他才投靠了陈朝。

  正因为不是一早就投奔到陈霸先麾下的开国老将,所以黄法氍仕陈之后,虽屡屡平叛有功,官职却升迁缓慢,直到陈顼登基之后大赏朝臣,他才得以升任征西大将军之位。

  如今的黄法氍已经是垂垂老矣,早已没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而且,他也不像陆缮等人一样,与韩端有灭家亡族之仇。

  所以即便陈顼让他同行,黄法氍也不可能再抛妻弃子跟随他北逃,做那亡国之奴寄身于胡虏之邦。

  王眘领命而去,韩端走下御座来,四处观看了一会,便见蒋发匆匆走了过来,还未及近便拱手禀道:

  “郎主,那太仓和府库之中,皆是空空如也,连一钱一米都没有!”

  “陈国朝廷竟然这么穷?”

  韩端有些惊讶,京都之粮仓、一国之府库,竟然一钱一米都没有,这得是穷到了何等地步?

  怪不得韩家军还没有开始攻城,陈顼便来了个溜之大吉。

  原来,即便有人守城,他也拿不出钱粮来,而没了钱粮,这城池又如何能守得住?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