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献帝继位_三国之秦华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回溯到元熹二年四月。

  丁原被杀,吕布投降董卓之后,董卓已经完全掌控了洛阳的军权。

  但朝内百官却对董卓不齿,一次董卓宴请百官,却无人到场,这让董卓非常愤怒。

  后在朝堂之上,董卓带兵进入大殿,如果有人反驳他的话,一律被抓入大牢。

  此事之后,百官不是称病在家,就是在朝堂之上一语不发。

  见此,董卓愈发霸道起来。

  原大将军府幕僚鲍信像袁绍提出一起诛杀董卓的计划,但是袁绍却不敢,于是鲍信弃官而逃,准备在家乡集结军队讨伐董卓。

  五月,董卓嫌弃自己的官职太小,让朝廷罢免了司空刘弘,自己接任三公之一的司空之位。

  但即使如此,董卓还不满足。

  这是李儒向他献计,让他行废立之事,以此来增加威望。

  陈留王刘协本是董太后一手抚养长大,而董卓自认为是董太后的族人,相比于刘辨,他也更喜欢刘协。

  于是董卓就拿着当初从刘协手中获得的遗诏召见了太傅袁隗。

  袁隗带着自己的侄子袁绍一起前来拜见。

  将遗诏出示给袁隗看后,董卓说道:“先帝爱皇子协,然大将军何进却扶立皇子辨为帝,我等当遵从先帝遗诏,改立皇子协为帝。”

  袁隗不置可否的说道:“此遗诏不知真伪,何况陛下既已继位,我等如何能谈废立之事?”

  一旁的袁绍这时忽然插嘴道:“此事恐怕是司空的意思吧,我认为天下人都不会认同的。”

  董卓听后大怒:“竖子,此处哪有你说话的份,天下之事还不是由我一人决定?何人敢不从,是想试试我的刀锋不锋利吗?”

  袁绍反讥道:“天下之事由司空大人一人决定?何其惹人耻笑?”

  说完袁绍就转身离开了董卓府邸。

  董卓虽然想发怒,但是碍于袁绍的名望,加上太傅司空劝阻,这才作罢。

  但袁隗也因此同意了董卓的废立之事,此事之后袁绍也在袁隗的建议下逃出了洛阳,回到了冀州的渤海郡。

  第二日,董卓又召集其他文武百官,自比霍光、田延年,预行废立之事。

  见满院都是目露凶光的士卒,百官无人敢反对,只有卢植挺身而出,反对此事。

  “昔日刘贺昏聩无能,荒淫无道,不保社稷,大将军霍光才行废立之事,如今陛下刚刚登基,并无任何过错,你就凭一份不知真伪的遗诏就想废立?”

  董卓被卢植问的哑口无言,大怒之下直接将卢植抓入大牢。

  后在蔡邕等人的劝阻下才将卢植施放,而卢植自此也辞官立刻了洛阳。

  五月九日,尚书丁宫主持废立大典。

  太傅袁隗亲手将刘辨扶下皇座,将一应玺印解下交于刘协,再扶刘协登上皇位。

  同时让丁宫宣读策文,解除何太后垂帘听政,因其谋害董太后,迁入永安宫(冷宫)。

  同时改国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