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二章 登基建国_综武:青城余人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了一会,一大帮宫女太监忙里忙外,把寝殿里的设施全部换成新的,以迎接新天子的到来。

  辽国留下的太监、宫女,余人彦的大周基本上是全盘接收。

  偌大的皇宫,总需要有人伺候打理。

  虽然心里对这些前朝之人不是很放心,但没办法,不接收不行。

  宫女还好说,短时间内,太监去哪里找替补的?

  让人奉上笔墨纸砚,余人彦奋笔疾书,一连写了几封书信,又让人将卓不凡和崔绿华找来。

  书信是写给他所有的红颜知己的。

  当初前途未卜,为测万全,只能暂时分别。

  如今大功告成,不日就要龙登九五,是时候把所有人都找回来,一起定个名分了。

  给卓不凡和崔绿华定了个内宫侍卫头领的名分,然后便让他们分头带人去送信。

  当天晚上,虽然有耶律燕在旁,但余人彦满心都是将领们勋爵赏格的事,难得的没心思做平时最爱做的事情。

  经过一晚上的考虑,为了让将领们对军功始终保持热情,便于以后开疆拓土,余人彦决定,暂且实行户口实封制度。

  初定为。

  伯,百户。

  侯,二百户。

  郡公,三百户。

  国公,四百户。

  太上皇比同王爵,五百户。

  都是几百户的封邑,听着扣扣搜搜的,比耳熟能详的万户侯逼格差远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要说他现在连关中的地盘都还没有完全掌控在手里,就是拿到整个关中了,也绝对架不住千户万户的封赏。

  真要是封的那么大方,要不了多久,他就要变成战国的周天子了。

  其实按余人彦内心的想法,很想像刘邦那样,搞个白马之誓,非余不王,非功不侯,并且像明清那样,只给土地赋税,不给人口的。

  功臣名将再是功勋卓著,赏赐也无非就是爵位土地,很难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

  不过这么做虽然利于集权,也可以有效防止将领做大,却不是如今的他能玩的转的。

  如今大事初定,他的大周江山只有关中一隅,周遭敌国环伺,说不准那天就战火再起。

  这光景,还需要靠这些将领为他征战沙场,镇守四方。

  想要马儿跑,就要给足了草。

  必要的好处,决不能吝啬。

  不然寒了人心,就没人愿意卖命,而是想着卖他的命了。

  才初步创业成功,就开始琢磨着排挤压制元老宿将,不管是集团还是社团,这么搞,早晚分崩离析。

  就算是想玩狡兔死,走狗烹的把戏,好歹也得等大局稳定之后。

  ……

  之后的几天,宫里唯一的大事,就是余人彦的登基仪式。

  为了这个,内宫外朝,所有人忙的团团转。

  国不可一日无君,新开张的大周也是一样。

  为了尽早登基,登基大典不可避免的仓促了点。

  就连龙袍,都是临时拿耶律洪基留下来的龙袍改制的。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仓促有仓促的好处,那就是花钱少。

  对刚刚历经战火,百废待兴的关中来说,省钱是大事,无比重要。

  三天后,余人彦于长安皇宫之中登基称帝,正式宣告余周皇朝挂牌营业。

  做为太上皇,余沧海几次激动的老泪纵横,喃喃说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登基仪式结束,余人彦宣布了实封爵位的消息,并正式对有功将领封赏。

  不够军功封爵的,也有土地、金银、奴仆的赏赐。

  在众将山呼万岁的谢恩声中,余人彦正式颁布了第一道圣旨,那就是出兵攻占关中的剩余州县。

  休养生息再重要,也是以后再说。

  当务之急,就是砸锅卖铁当裤子,也得先凑出军费,招兵买马,把全关中的都拿下来再说。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