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七章 京兆在望_综武:青城余人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派求稳,主张守城,等待同州、商州等地的勤王兵马。

  援军一到,贼军没了兵力优势,自然退走。

  一派则认为大辽主力已失,汉民汹汹,战、守都难以成功。

  为契丹延续的大局计,应该弃守长安,由这些兵马护送御驾和朝廷迁往漠南,再立法统。

  三派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话,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过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完全没人在乎那位名义上的君主,三岁天子耶律延禧的想法。

  永寿城

  夜色降临,城中最好的一处宅院里。

  余人彦看着一张京兆府的地图,问投降的原邠州刺史衙门捕头,现任邠州刺史,对面和他大军对峙的是哪一路的兵马。

  “回大帅,对面是归圣军的兵马,由归圣军都指挥使耶律齐率领。

  账面上,驻扎在哪里的兵马有五千人,估计只会少不会多。”

  余人彦低声呢喃道:“耶律齐,竟然是他。”

  “大帅,那个耶律齐是个硬茬子,不但是南院枢密使耶律楚材的次子,一身武功也是高强的很,据说兵法也学的不错。

  在整个宗室的年轻一代里,都很有名望。”

  不是这捕头消息灵通人脉广,主要是耶律齐太有名了。

  在耶律皇室整体拉胯,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下,年纪轻轻,文武双全的耶律齐想不惹眼都难。

  余人彦看着地图上耶律齐驻兵的位置,手指点在上面,决定明日以大军正面压上,不搞一点花哨,以力压人。

  对于耶律齐这个神雕年轻一辈的重要人物之一,余人彦提前派人留意过他的资料。

  耶律齐虽然有个做南院枢密使的老爹耶律楚材,可辽国南北二院,本就是南院势弱。

  不久前的耶律重元之乱,南院系力量更是大受打击。

  南院枢密使听着位高权重,可实际上实权没多少,离中枢决策更是遥不可及。

  再加上耶律楚材是个实打实的文官,不谙兵事,更在军中没有根基。

  故而在兵力上,很难帮到耶律齐什么。

  既然知道耶律齐只有五千兵马,没有其他底牌,余人彦自然要趁机拿下这五千人,不让他们回长安守城,给自己造成麻烦。

  同一时间,对面的辽军帅帐中,一帮部将已经吵翻了天。

  据探报,那个凤翔贼余人彦光是亲信兵马,就有三镇三万兵马左右。

  再加上在熙州投降他的大辽主力,还有其一路上收编的州县降军。

  对面贼军的总兵力差不多有五万五千人。

  而己方只有五千人。

  一比十一的比例,这仗就是吴起孙膑来了,他也打不了啊。

  “将军,长安现在乱成一团,根本就没有给咱们派援兵的意思,咱们何苦在这死守啊。”

  “是啊将军,要我说,咱们倒不如撤回长安,到时候城高墙厚,让那帮汉蛮子打,他也打不动。”

  “弟兄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将军,得为他们想想啊,就这么毫无价值的死在这,弟兄们不值啊。”

  耶律齐坐在帅位上,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听着几个部将的劝说。

  他知道守不住,可长安传来的最后一道命令是死守,不惜一切代价挡住敌人的兵锋。

  他不是只知军令的迂腐之人,之前就去信回家向他爹打听朝廷近况。

  只是回信还没有回来,他拿不准朝廷的风向,不敢擅自撤兵。

  所以只能不开口,先看看下面部将的心思。

  耶律齐熟读兵书,是宗室年轻一代里少有的知兵之人。

  他哪会不知道就凭自己手里的五千人,决计挡不住敌军,只会凭白死在这里。

  可是这光景,朝中正是人心惶惶,需要杀人立威的时候。

  如果在摸不准朝中政策走向的情况下,就擅自退回去,很有可能会被人当成立威儆猴的那只鸡。

  再说了,无诏而退,万一其他各地的守军有样学样,那这耶律家的江山岂不遍地逃军。

  帅帐里说的热闹的时候,一个穿着甲胄,但仍遮挡不住其好身材,一看就知道是个女子的小兵走了进来。

  这女子一进来,就对耶律齐说道:“哥,退兵吧。”

  耶律齐看向她,“小妹,你怎么来了?”

  来人竟然是他的小妹,耶律燕。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