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1章 有舍有得_穿在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考结束,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热潮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几乎所有参加考试的学子都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结果,如果幸运的话,就能在体检名单中看到自己的名字。

  若是连体检名单都进不了,不用怀疑,今年绝对没戏,只能等来年再战。

  相比之下,陈凡的心态就好了许多,给了卢家湾的同学们一些报考建议之后,便在家里躲清闲。

  23个学生,首先是张翠娥和黄莺、杨菊、刘丹四人,都在陈凡的安排下都确定了要报考的大学和专业。

  张翠娥报了今年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大学和专业之一:北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北大中文专业。

  这个专业几乎就是北大中文系的代表。

  后来人说北大中文系,一般都是指这个专业。

  尤其是“老三届”,他们占据了文坛幕前幕后许多重要岗位,称霸全国文坛十几年,直至新世纪初期才随着文学的衰退而减弱,终究不负盛名。

  刘丹报的也是中文系,不过是新闻专业。

  这个新闻专业可以称得上“命运坎坷”,以前就是北大的拳头专业,曾经李先生还在这里就读过。

  后来北大与燕大合并,又吸收了燕大的新闻系,组合成中文系新闻编辑专业。

  到了58年,新闻编辑专业整体并入人大新闻系。

  结果73年那边停办,新闻系全体教员又被分回到北大,成为中文系下面的新闻专业。

  等到明年,也就是78年,人大复校,这个专业又再次被划分给人大,整体转为人大新闻系。

  所以说,今年的重点大学是没有人大滴。

  不对,应该是明年刘丹就会成为人大的学生。

  多年以后,人大新闻系依然长期占据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综合实力榜首的位置。

  这个背景意味着什么,自然可想而知!

  而新闻专业和文学专业,又是北大这个皇冠上的两颗明珠。

  哪怕是刚刚入学的新生,在其他同学眼里,他们也都是未来的“大文学家”和“大记者”,那份风采,不知是何等风骚。

  然后是黄莺,她的梦想是当一名售货员,在陈凡的启发下变成了外贸员,于是计划报考的是BJ对外贸易学院。

  为什么不报北大?

  抱歉,这时候的北大,还没有对外贸易专业。

  这一次高考,北大共有14个系招生,一共录用考生1177名本科生。

  其中物理系134人,化学系138人,地球物理系69人,地质学系71人,地理系59人,中文系138人,哲学系121人,经济系80人,历史系60人,国政系31人,法律系83人,图书馆系51人,西语(西方语言)系130人,俄语系12人。

  而这14个系中,却只有5个系设置了分支专业,分别是中文系、西语系、地球物理系、地质学系和地理系。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