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要扬名了_穿在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要扬名了

  不一会儿,张文良便端着一只大海碗过来,满满当当的米饭,上面铺着十几片腊肉和一块腊鱼,还有几片白菜,看着就很诱人。

  陈凡也不客气,端着碗就开吃。

  这时候张文良才有空找两位副队长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毕竟在大队部上班可不管饭的,更别说还加肉鱼,他在大队部这么些年,这种待遇还一次都没有过。

  等他听完叶树宝和肖烈文的解释,顿时觉得自己给陈凡的肉添少了。

  要是真像他们说的那样,新闻稿里面说民兵连在日夜巡逻保卫河堤,然后这篇稿子还能上县广播电台,那不加半斤肉都说不过去!

  张文良看着狼吞虎咽的陈凡,心里想着要不要明天也给他供饭?

  陈凡确实是肚子饿了,没几口就吃完,满足地打了个饱嗝,舒服。

  张文良立刻问道,“我再去给你弄一碗?”

  陈凡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吃饱了。”

  然后指了指后院,“我还有点事,要赶着去弄。”

  肖烈文一听,立刻转头看着他,“这新闻稿都写完了,还能有什么事?”

  陈凡笑道,“您刚才不是说,战地记者在战场上没有照相机,就画素描吗,我就想着去学习一下素描,就算这次用不上,等学会了,说不定哪次就能用上了。”

  肖烈文一听,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随即对着叶树宝说道,“先不管能不能成,小陈这个态度就很不错。”

  叶树宝也提出口头表扬,“不错,年轻人就是要有这种学习劲头,争做标兵。”

  张文良视线瞟向两人,强烈怀疑他们在指桑骂槐,可是他没有证据。

  就在陈凡抱着那本《美术常识》,一边学一边在旧报纸上打线条,一点一点地攒着经验值的时候,杨书记和张队长也到了公社政府大院。

  很普通的一个院子,两扇铁栅门敞开,只要在门卫那里登记,谁都可以进。

  院子里是一个两百多平米的场坪,之所以布置这么大,是因为有时候生产队的人过来开会,会驾着骡车来,面积小了放不下。

  场坪里边是一栋红色的砖瓦小楼,外墙与小楼之间的那段边墙便是自行车棚的位置。

  另外在小楼的另一边,还停着两辆吉普车,那是公社的公车,一辆供书记和主任使用,另一辆则由其他部门共用。

  车型不用说,自然是畅销了十多年的BJ212,自从1965年在北汽厂诞生之后,这款车便长盛不衰,从最初的少量生产,只能供应重要单位,到后来几次扩大产能,畅销全国,如今已成为国民神车,除非是买不起,或者用不到,否则几乎所有基层单位都在用这种车。

  先将自行车停好,两人便直奔钱书记办公室。

  这年头的领导干部还中规中矩,不像后来,连街道主任都恨不得配两个秘书。

  钱书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