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三路_反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三路

  紫禁城,武英殿。

  多尔衮走出慈庆宫后,直奔武英殿而去。

  他这个皇叔父摄政王与别的王爷有些不同,他不住王府,而是入居皇宫,夜宿武英殿。

  武英殿,也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登基称帝的地方。

  时过境迁,一年之前,崇祯还没殉国,大明还没亡,这里站着的还都是大明朝的中枢重臣。

  半年多以前,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推翻明朝,这里仍是一片新朝气象,喜气洋洋的操办永昌皇帝的登基大典。

  然而谁能想到,一年之内,紫禁城换了三个主人,现在于此主政的,变成了以多尔衮为首的清廷。

  而且不出意外,以后的三百年内,将会一直都是这批人。

  多尔衮选择在武英殿居住,一是处理政务方便,第二也是隐喻将取李自成而代之。

  当然,自然也有些许的野心作祟。

  去年清军入关,多尔衮一到城内,便入居皇城之内,选中了位于东华门大街南侧南池子一带的明南宫作为王府。

  眼下,睿亲王府还没有建造完成,以原明工部尚书冯铨督建,耗资甚巨,规制堪比皇宫。

  冯铨在前明由于抱了魏忠贤的大腿,以阉党为满朝文武排斥,清军一入关,立刻找到新主子。

  对于督建睿亲王府之事,自然是尽心尽力。

  在明代,南池子地区和太庙、社稷坛一样,是专供皇家使用的场所,永乐时称作“东苑”,后来称为“南宫”。

  当年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战神朱祁镇就在这里,被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幽禁。

  多尔衮夜宿武英殿,选南宫作为睿亲王府修建之地,也让清廷之内暗流涌动。

  入关之后,一些两百旗的支持者以顺治帝福临年幼为由,不断对多尔衮进行劝进。

  多尔衮的回答一向很模糊,既不言辞拒绝,也没有任何一次表露出顺从之意。

  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同为辅政王,领镶蓝旗,拥护福临继位只是为避免清军分裂的政治妥协。

  他的立场,其实偏向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只不过,粗鲁憨直的豪格,根本不是老谋深算的多尔衮的对手,更别提还有阿济格和多铎两兄弟了。

  这二兄弟都是多尔衮继位称帝的铁杆拥护者,在外手握重兵,屡立战功。

  清廷之内貌似团结,但依旧是暗流涌动。

  武英殿外,人来人往,与门可罗雀的慈庆宫和福临读书之地截然不同,非常热闹。

  多尔衮入居武英殿后,此处俨然成为整个清朝的政治中心,御玺都被拿到武英殿中,圣旨于此颁发,议政于此进行。

  龙虎聚首,势倾朝野。

  国家大事,军情政务,皆出于武英殿。

  这也是布木布泰担忧的原因,因为和权势倾天的多尔衮相比,她们母子二人的力量实在太过单薄。

  好在朝中反对多尔衮的力量也不少,这多少能让布木布泰找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