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章 一篇论文引起的轩然大波_我的黑科技会自己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界各大主流媒体,不断高呼百家争鸣。

  其中尤以美联社和纽约时报最为卖力,毕竟斯托芬教授,可是康奈尔大学的本土大佬。

  连时代周刊,都在考虑要不要紧急做一期斯托芬教授的专访,表达对纷繁变幻时代的特别重视。

  毕竟,已经有汽车领域的变革在先。

  其他人,可都在期待着未来到来,那将是充满科幻的时代。

  ……

  “NoNoNo!”

  斯托芬教授在电话里不断拒绝各种邀约。

  这些愚蠢而不自知的人类,就没看出来,这是在抛砖引玉?

  可惜到现在,斯托芬教授的各个老友,都对他爱莫能助。

  别说材料大统一,他们连石墨烯新构型的数学标准,都还没有构造出来,而且正常这些投入实用的材料,也不需要理论指导。

  如果没有其他人走运做出些东西,那他们将很难找出规律。

  “去华国的机票,还没有定好吗?”

  斯托芬教授在实验室里,转头对助教开始发飙。

  “联邦上层,目前希望您能暂时留在本土,为杰出成果发声。”

  在官员们看来,这可是绝佳的好机会。

  至于学术交流?别开玩笑了,这有之后的献金选票实在?何况华国,向来没有关键人才,那个林只是好命赶上了石墨烯的快车道。

  拾人牙慧!

  论起第一个,那也是西方世界率先推出。

  用他们的话来说,大概是一饮一啄,自有天意!

  于是斯托芬教授这颗璀璨的明星,从学术界照耀到了普罗大众。

  很快。

  派驻华国的车企代表团,已经不受上层指令,自行达成初步合作后离开。

  技术突破太快,车企高层也懂了静观其变的重要性。

  不过采购是要采购的,但大单肯定不会那么快地下,反正华国的爆产速度是举世皆知的。

  想要那个由新构型做出来的产品,拿钱砸就是了。

  不够?

  加钱!

  何况现在华国技术的优势,似乎进入了危如累卵的崭新阶段。

  当然,在量产应用还是最领先的。

  可无数企业对科学技术的信心,悄然充足到了爆棚地步。

  市场不再是由长期风向主导,而是进入了短期窗口。

  然而塞西尔却坚持留下,哪怕她已经进入了有关部门的名单,摆明是在明面上作死。

  只是富贵险中求,塞西尔看到了合作的契机。

  哪怕近来声名如日中天的斯托芬教授,不也是重点应用了林云的石墨烯新构型?

  把握住这个关键,塞西尔有理由咸鱼翻身。

  她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林云连通国外的桥梁。

  混乱的局面,没有影响到林云,而且连华国最近成立的,生产石墨烯的国企都没影响到。

  产品方面肯定是放开的,加上这不是破译能比得了的优势。

  上层有意加大出口的情况下,国外车企自然照单全收。

  当然,价格和符合市场价,仅有略微上浮,不过这点成本,福特汽车大众集团那些顶尖车企,都能接受。

  甚至从华国采购动力电池的成本,比他们之前做新能源电池,还要低廉。

  东方确实是个神奇国度。

  钱哗哗地就到达华国,可声望名誉还有前景,却并不是这样。

  舆论阵地,华国可就一点优势都没有了。

  加上核心的理论成果,没有华国的丝毫声音,只是出些新材料新构型的应用专利,那国外进入狂欢,也再正常不过。

  “怎么办啊林云?”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