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6章 读书有用_四合院:活在火红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分一年才可以拿到的钱,家族里村里人谁不羡慕他们的。

  “洪德叔,读书才能传家,一个家族能否辉煌,不光要靠一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更多族人的努力。我也希望有很多家族里的人可以帮帮我的儿子,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嘛。”

  “而且知识是自己的,只要小辈们自己读书读进去了,那他学到的知识总有一天会用到,以后成年了,也能有更加成熟更加先进的思想,这对他本人,对他的家庭,甚至对老家,都是有好处的啊。”

  “另外,读书时的同学可是人生三大铁,谁知道小辈们的同学以后会走到什么位置呢,到时有了这份香火情在,对他本人也是很有好处的啊。”

  杨舒宁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就像他的大儿子杨建东,虽然不能读正规大学,但也被他安排去读了工农兵大学,起码也能学到点知识,认识下同学,他的同学里未来可是出了很多人物的啊。就比如某位从……咳咳,不能说。

  当然,在杨舒宁的教育下,他的大儿子杨建东和那位也是建立了初步的友谊,现在也在向着更好更深的友谊发展。

  知识,永远是实用的。别说什么小学生或者小学没毕业就下海创业成功的,那些成功后没有继续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的,当初怎么来的钱后来就怎么亏回去了。一个人,只能在拿到自己认知里的那些钱,就算是天降横财了,如果肚里空空,十有八九在接下来的日子也会变得一贫如洗。

  (我见过太多的城中村的人,在拆迁后拿到了巨款,可惜他们拿到钱没有好好投资或者说是保管,而是选择了诱惑,选择了吃喝玩乐,过两年之后,就开始借钱过日子,穷的一塌糊涂。他们的认知水平,就保不住他们所拥有的财富。)

  “杨部长,您的这份思想真的是让人惭愧啊,想想我们很多的父母,为了一点劳动力,就让孩子开始辍学回家务农,这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镇人武部何部长想到镇里很多父母明明家庭有能力供养,但为了能让孩子早点帮家里赚公分,就早早得让自家孩子辍学,也许这些孩子这一生就会在农田里劳作了。

  如果是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实在供养不下去,那倒是情有可原,毕竟家里需要这个半大的壮劳力,但如果家庭还说得过去,就真的太不应该了。

  当然,也有实在是自己不想读书的,觉得读书是个负担,是个吃苦的,宁愿回到农田里下地干活的,那也是他自找苦吃罢了。

  自己这次回去后,也该和书记镇长好好汇报下,相信有了杨舒宁的背书,那两位正职总能听进去一点,在镇里号召一下,让孩子们好好的安心的读书。

  “舒宁,您放心,我回去后就把家族里的人集合起来,好好得和大家说说,一定把您的思想传达到位,保证做通大家的工作,让孩子们可以安心上学,让孩子们以后为自己的家庭为国家出一把力气。”

  洪德佬此时也是拍着胸脯保证,还没开始喝酒,脸色就开始显得潮红。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