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章 斗阵(中)_窃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不下来就抄下来!”

  陶旭见对面鼓号齐鸣,就知道在催促自己。他说完了一遍,一旁的“挟经”(书办)也记得差不多了,当即把八份手抄指令手册交给了包括夏侯长在内的八名队主。

  “记住,一会看我的旗号行事,别的不用你们管,哪怕隔壁的队伍全军覆没也不能擅自行动。都明白了么?”

  不明白能怎样?这么短的时间,也就只能学成这样了。

  “那就出发吧!”陶旭大手一挥,八人便跑回了自己的队中。

  经过郗鉴这十多年的训练,京口驻扎的徐州军已经初步还原了东汉时期汉军最强盛时期的编制。

  双方各自动用的一个步兵屯队都有十个步兵队,人数约为五百人左右,不仅人数上是姑孰豫州军的两倍多,就连各式装备上也比豫州军强了不少。

  遥望对面郗昙的军阵,五人一排,五十人为一队,每队相隔十步(15米)。正面一字排开五个方阵,那看来郗昙用的应该是斜阵。

  饶是郗昙嘴硬吹嘘什么八卦阵,看来他心里对于这种阵法的战斗力也是心知肚明。等到真正作战的时候,该用什么还是用什么,

  其实陶侃的遗书中对于这种古典斜阵有着详细的论述。

  在冷兵器时代,由于视野的限制,出其不意就变得十分重要。两军正面交战,大家同样都是十个方阵,在兵力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就需要集中兵力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一旦打开一个缺口,就可以形成滚雪球效应。

  那就必须把兵力集中在某一侧翼进行重点突破,而中间和另一侧就只能是虚设的疑兵。

  所以这种斜阵往往都是看似一字长蛇阵,实则在某一侧的背后藏有数量庞大的后续援兵,形成一侧重一侧轻的阵势。

  郗昙采用的正是这种“你猜我在什么方向屯了重兵”的战术。

  当面五个步兵队,就意味着这五个方阵后面还有五个方阵,到底哪一个方阵身后还有源源不断的兵力,哪一个方阵只是吸引火力的疑兵,这就完全凭运气了。

  如果对面主帅临时变阵,那更要考验对面部队的组织能力。

  现在双方动用的二十个步兵队都是郗昙麾下的部队,并不存在谁比谁更精锐。那考验的就是双方主帅的临场发挥能力了。

  陶旭的应对方法很简单,把八个步兵队一字排开,而剩下的两个步兵队则作为预备队,加强到了左右两翼作为重点突击或者策应防御之用。

  就是这么简单的近乎于一字长蛇阵的阵势,却让夏侯长和他的手下们疑虑重重。他们久在郗鉴麾下,对于郗家在阵法上的研究深有体会。这么简单的一字长蛇万一被拦腰截断,那部队离崩溃也就不远了。

  可陶旭却好像胸有成竹。夏侯长和刘建一人一边,分处左右两侧,负责指挥侧翼的两个步兵队和后续的支援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