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一章 立规矩_窃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比臂力,腿力,耐力,爆发力的比赛!明天我自会安排!”陶旭解释道。

  陶旭不是什么手工大神,更不是什么科技专家,通过科技手段碾压的方法门槛太高,而且难免会形成技术泄漏。

  任何科技产品只要能在这个时代被南方的东晋做出来,国力更为强大的北方就一定也能做出来。只要在战场上获得一个样品,哪怕是残破的样品,北方的工匠们也能通过技术逆推出具体的制作方法。

  那么除掉硬件上的优势,陶旭能做的就只有软件上的优势了。

  这些年他不断地翻看典籍,发现了陶侃文档里遗留的诸葛武侯兵法二十四篇。文档的空白处密密麻麻的留下了陶侃一生研究的心得。

  而陶旭越是研究,也愈发的同意陶侃对于诸葛武侯的佩服。

  在北方曹操利用人力资源优势进行功能化合成部队的时候,诸葛亮却一心研究精兵路线。

  诸葛亮的精兵不仅仅是在技战术层面上的精兵,更是融会贯通了诸葛亮颠覆性军事制度的精兵。

  拥有这样一支精兵,即便是姜维,也能在前几次北伐中取得不错的战绩。

  而陶旭要打造的,就是这样一支精兵。

  最关键的是,诸葛亮的精兵作战根本不需要复杂和套娃式的谋略,仅仅是猪突就能赢了又赢。

  根据陶侃的记载,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魏军十七万人五路分进合击。按照萨尔浒式的战术思路,那应该是任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可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之,五万蜀军一分为五,居然五路全都打崩了魏军。

  难怪横行天下的司马懿唯独见了诸葛亮就“畏蜀如虎”。

  更让陶旭心痒难搔的是,这种看似对组织度要求极高的军队却是可以通过操典短期内就能形成的。而且当年诸葛亮的兵员素质更为恶劣,除了炮兵部队外,其他大多数部队,就连蜀汉的禁军,也大都是蛮族充任的。

  东晋虽然国力弱于北方,但再怎么看,也没有诸葛亮时期的魏蜀对比那么悬殊吧。陶旭没有理由不采用这套操典。

  当务之急,是尽快挑选出合适的士兵。

  这一百多人就是种子,就是未来。陶旭希望他们能一传十、十传百。当部队规模扩充到十万人的时候,就是陶旭横行天下之时!

  沈奂和刘建听陶旭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都没怎么听懂,不过陶旭话里的那股激动的情绪倒是传染给了两人。三人愣是激动了好一会才各自安歇。

  第二天一早,卯时刚过,天还微亮,只是一丝阳光探出了地平线,庱亭垒中央的土楼顶上就吹响了号角。

  各小队队长都竖着半只耳朵,他们一听号角,连忙叫醒了手下开始穿戴整齐出门列队。

  “今天是第一天,但集合足足花了半刻钟的时间!”陶旭指着身边的铜壶漏刻道。

  陶旭早就站在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