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渊的气候和能源(气候与温度、超深渊带、矿...)_她的4.3亿年:世界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候与温度

  在1000米以下,整个海洋各处的温度就明显趋同,变化幅度从4℃到-1℃。

  很多地震在陆地上可以感知到,但更多地震发生在洋底,具体说是在大洋中脊不断形成洋底,或俯冲带上洋底消失的区域。因此地震点的位置沿着洋底山脊和海沟呈线状分布。(《DK》p37分布地图,地震点的分布与最年轻的洋底岩石分布一致,因为古老的洋底岩石被拖入海沟下面的俯冲带,在此融化再生)

  从峡谷深处渗出了油类物质,甲烷等营养物质。使冰冷漆黑的海洋深处成为了一个价值巨大的能量场。这些物质为各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大量鱼、蟹类前来。每年夏天海面上都有大量鱼卵,这也是大量猎食者每年聚集此地的原因。

  ☆最深的深海:超深渊带(万米)

  大洋最深的地方是超深渊带。在这里,海沟扎入最深的地方,在水平面下10984米深的地方。这里的压力非常大,是海平面上的100倍一就是在这里,大洋渐渐揭开它最深的秘密。

  海沟的峭壁上装点了纯白色的海葵,就好像精致的壁纸一样。海床上布满了毛毯一样的细菌垫。这里有被压平的沙堡,里面住着阿米巴虫一样的生物——有孔虫,它们的丝状假足有许多细胞核但没有细胞壁,这令它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有的长达10厘米。

  长得像雄性生殖器的螠虫在海底沉淀物上构造出星星的形状。这里还有很多类型的海黄瓜,其中有一种被惟妙惟肖地形容为海猪,它们小群体行动,在海床上创来创去,这点和家猪惊人地相似。

  片脚类动物是种怪异的生物,在深海中,大多数物种都不到3厘米长,但在超深渊带这里那些“超级巨人”则大出9倍,最大能达到34厘米长,这是另一个深海“巨人症”的例子。为了防御,它们把荆棘丛一样的小尾巴向上竖起,刺向任何好奇地游过来的鱼。

  在海沟中发现了鱼类、深海鳕鳗和新种狮子鱼,每条海沟都有自己独特的物种。在自然界中能观察到的生活在最深处的鱼位于马里亚纳海沟深度8145米处。这种新种狮子鱼是淡粉色的,它们的脸和卡通的达克斯猎狗一样,有着幽灵一样的胸鳍,头后面的身体看上去没有结构,像湿纸巾一样舞动着,科学家们称其为“飘逸的新种狮子鱼”。

  这种鱼能在极端的深度下存活,这本身就很神奇,它们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含有能稳定蛋白质的特殊化学物质。否则,巨大的压力会扭曲细胞中的蛋白质,但这种生化反应只会在8400米处的压力下发生。到了再深一些的地方,将需要新的生化反应才能维系生命的存在。这意味着这些新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