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章经学世家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临走前将他的手下的兵马全部带走了,他手下的兵马都是临时征调的八关士。朝廷下达的命令已经完成了。

  在朝廷没有进一步的下达命令时,他们只能跟着曹操回去。

  刘凡刚回到阳翟不久,天子使臣就随后到来。

  刘凡从天子使臣那里接过诏书,印绶和节杖。

  节杖长八尺,最上方装饰有旄羽,金制铜身,赤色。

  苏武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服。马日磾受袁术所欺,被骗失节而死。许多大臣都把节杖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诏书上写着令刘凡为征北将军,开府,持节。行先斩后奏之权,全权安排剿灭黄巾之事。

  另外,天子使臣又给刘凡一封私信,说是刘宏的亲笔信。

  刘凡打开一看,信上直称自己为皇弟,全是对自己赞扬和鼓励的话,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看得刘凡有些微微感动。

  若是别的人看了这封书信之后,绝对会对刘宏死心塌地的。但刘凡知道刘宏的种种恶习。

  他只能保证刘宏安享这最后几年,来报答这一点君臣之恩,其他的他无法保证。

  “陛下体贴入微,刘凡感动不已。吾当执笔信一封,还望使臣传达给陛下。”刘凡感激涕零的说道。

  “能为征北将军传信是在下荣幸。”天子使臣一脸受宠若惊的说道。

  朝堂上谁都知晓征北将军刘凡是陛下身边大红大紫的人物。天子对素未谋面的刘凡异常宠爱。

  刘凡令人拿来纸笔,当场写下一封书信,合起来递给天子使臣。

  天子使臣走了之后,刘凡开始为出征兖州进行安排。

  首先要安排的就是那八万多黄巾。这些黄巾他不可能带走。粮食消耗不起。

  他用一些金钱遣散三万余人,让他们各回乡里。

  剩下五万人带着各自家属分散到颍川各地,屯田造屋。充实了颍川的人口,使颍川郡比战前人口更多。

  安排这些黄巾刘凡整整用了十天时间。毕竟要考虑到各县的风土民情和各县的土地资源。

  对于这些黄巾的安排,还是和上次一样,以乡为组织。避免和本地百姓发生冲突。

  当刘凡到颍阴的时候还特地去拜访了颍阴荀氏。

  颍川两大家族,颍川荀氏,阳翟郭氏。颍川荀氏为经学世家,门第更高。郭氏在三国时期没落,但荀氏有多位人才,叱咤曹魏政坛。荀彧,荀攸将荀氏推向巅峰。

  汉代经学盛行,特别是在东汉,经学达到巅峰,那些商业大家跟汝颍这些世家大族相比就如百姓望贵族。

  士农工商。士人,农民,工匠,商家。士人地位最高,商人虽富有,但被士人看不起。

  东汉经学传承提倡“家法”,由此逐渐形成“家学”。累世传经。

  察举制为通经取仕,这样经学世家与入仕结合,由累世经学而至累世公卿,最终形成了经学世家。

  比如说汝南袁家治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