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4章 宫斗不如造反(二十一)_女主拿了反派剧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弄了个“新衙门”。

  虽然博文馆什么的,似乎也有些权利,但到底是新开辟出来的。

  跟朝臣们固有的势力范围并不冲突。

  而且吧,说句太过功利的话,多了一个“衙门”,勋贵、世家们也多一个让自家孩子“门荫”的官职。

  是的,官职!

  博文馆也是有属官的正经官署!

  有馆主,有学士,有校书郎,有令史……品阶或许不高,但胜在清贵。

  博文馆的属官,非常对世家的胃口。

  就是一些武勋人家,也想把家里只会舞刀弄枪的孩子送去博文馆,熏陶熏陶,兴许就真能沾点儿文气儿呢。

  所以,何太后成立的博文馆,朝中虽然有些非议,但三大辅臣、政事堂的大佬们都没有太过阻止。

  而何太后选拔的第一任馆主,不是别人,恰是王诗玖的六叔,也就是王源的小儿子。

  这位王六郎,算得上京中的名士。

  出身顶级世家,允文允武,博学多才,却无心仕途。

  年少时,就一人一剑行走天下,名曰“游学”,实则闯荡天下。

  而他的才名,也跟随他的脚步,从北传到南,从东传到西。

  待到他过了而立之年,重新回到京城,他已经是海内知名的名士。

  他本身的才名,已经压过了他的世家子身份。

  他俨然就是读书人追逐的目标,是清流文人的偶像。

  何太后能够把他请出山,来担任博文馆的馆主,也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当然,王诗玖从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大名士没有娶亲,无儿无女,他最疼爱十九娘这个侄女儿。

  所以,当王诗玖跑到他跟前,诉说自己的政治抱负,讲明博文馆的意义后,王六郎便答应了。

  王六郎名气大,世人们只记得他是名士,几乎忘了他是琅琊王氏子。

  但,朝中的老狐狸们却不会忘记。

  王六郎当上了博文馆的馆主,这是不是表明,以王家为代表的世家们,非常支持博文馆。

  再进一步,他们是不是可以推测:何太后与世家结盟了?!

  不只是朝臣们有这样的猜测,开始变得多疑、猜忌的永承帝,也感受到了一种威胁。

  好哇,朕就知道,朕这个好母亲,表面上主动退让,实际上呢,人家是以退为进呢。

  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难道当年父皇会——

  永承帝用力要紧牙关,压下那句“大逆不道”的猜测。

  但他胸中的怒火,却怎么都压制不下。

  世家!

  何太后!!

  这两者都是先帝非常痛恨的,作为满心孺慕父亲的孝子,永承帝自然要秉承父亲的遗志。

  他会把第一把火烧向盐政,也是在向世家宣战。

  哦不,他才不是只会意气之争的冲动少年,他这是“釜底抽薪”呢。

  世家为什么能够招揽门客、收买人心,还不是因为他们足够豪富?

  有钱的才是世家风范,没钱的,啧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