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 第 141 章_大宋第一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某种程度说,赵楷极其重要。

  至于赵构,就他现在的存在感,只要不是赵佶的其他儿子们都被打包带走,没他上位的任何可能。

  “你回答得很好,不能答应女真人的条件,若是答应,则是开了霍乱先河。”赵楷道。

  他说完,明显见高铭松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欣慰,“殿下所言极是。”

  高铭不由得心想,看来老天待他不薄,至少他的战壕里还有赵楷这个战友。

  高俅心里心疼儿子被女真掳去,但此时也更关心国家大事,“然后呢,女真就这样善罢甘休了?”

  高铭摇头,顾看四周,将赵楷和父亲单独领到一处,低声挑重点讲之后发生的一些列事都讲了。

  待讲完在辽国以宋金联盟为威胁,叫辽国让出幽云十六州,赵楷忍不住拍掌赞道:“好筹划!纵横捭阖就是如此了!大宋有高爱卿,真是国家之幸。”

  免除岁币只是第一步,如果能把幽云十六州要回来,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国门可守,再不用忍受被他人扼住咽喉之痛。

  高铭道:“所以,殿下,大宋明面保持不结盟的中立状态,实则暗中支持辽国以换取幽云。”

  “所言极是。”赵楷赞同高铭的观点,毕竟他深入两国,与辽金的大臣君主都有正面交锋,而且他相信高铭的能力和他的判断。

  如果说当今还有人能担得起肱骨之臣四个字,便是高铭了。

  赵楷其实想说,如果高铭当真能够换回幽云十六州,不仅是赵家的功臣,也是天下人的功臣。

  但他还不能说出口,怕给高铭压力,只是道:“你的眼光是对的,不要管旁人怎么说,只管将你的观点说给官家听。”

  高铭将袖中奏疏拿出,递给赵楷,“这是我一路见闻,已经写成奏折,还请殿下转交。天下兴亡,殿下可左右之。光靠臣一人根本不够,希望殿下能仗义执言。”

  高铭到底是臣子,有些事情不是他努力就能办到的。

  赵楷听出高铭的意思,接过奏折,做下保证,“本王会劝父皇采纳你的提议的。”

  高铭道:“有殿下在,当真可上安宗庙,下安黎民。臣必誓死追随。”

  赵楷一怔,高铭的话明显过线了,他现在的身份还是亲王,能配上这样称赞的只有皇帝。

  但他也明白高铭说这番话的原因,他是他的亲信,他顶算在承诺助他角逐皇位。

  赵楷遂即一笑,“好!”

  高铭欣喜又安慰。

  更多的话,心照不宣,不需再多说。

  高铭回到太尉府,抓紧时间沐浴,换了衣裳,父子两人入宫,参加接风筵。

  路上高铭阐述自己对于三国局势的间接,听得高俅感慨连连,有子如此,真是死也瞑目了。当然,他现在还不能死,还得看儿子继续建功立业呢。

  高铭可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一出现,所有人的视线就都盯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