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75章_重生清宫之为敬嫔(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仆和颓坏,宫殿房屋普遍损伤和破坏。平地坼开数丈,水如泉涌。雉堞城楼仓廒儒学官廨民房楼阁寺院无一存者,周城四面地裂,黑水涌出丈许,压死人民一万有余。

  倾毁房屋无数,县衙儒学庙宇监狱等具无存,铁塔石桥震碎,石碑转向,压死二千六百七十七人。

  城乡房屋庙塔荡然一空,黑沙兼水涌出,压死者无算,生者只存十之三四。

  共坏瓦房楼房土房二千多间,死六人及牛畜几十头。山墙马槽煮料锅损坏者以百计。

  公署庙宇毁者十之八,居民墙屋倾倒,县丞衙典吏衙教谕衙等都震毁,压死甚众。

  受影响八县,塌瓦房土房227间,压死男女共三人。瓦房毁104间、坏53间,土房毁265间,死3人。城垣官署破坏,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坏庐舍伤人民,城池坍塌,涌黑水,溢地数亩。倒塌瓦房十余间,土房四十余间,损伤土房瓦房近百间,街道震裂,水涌高达三四尺。

  毁瓦房土房分别21、37间,坏瓦房土房分别78、15间。68页民居尽毁,县署旧制大堂倾倒片瓦不存,只留二堂三间。87页塌坏瓦房无数。

  瓦房土房分别塌31、21间,坏64、4间。塌瓦房二千余间,死人百余。城垛房屋俱坏。塌坏瓦房土房65间。

  城楼垣坍塌,悬钟坠地,房屋倾倒,死人民无算。摇倒女墙四百余丈。

  83-84页57页51页35页97页82页56页60页39页67-68页96页68页55页72页41页80页31页材料出处38-39页

  据李善邦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60年。地震还通常伴随着连绵、频繁的余震。这次北京大地震“自被灾以来九阅月矣,或一月数震,或间日一震,或微有摇杌,或势摧崩,迄今尚未镇静”。[7](p192)而且余震的强度与危害有时并不逊于初震。据载,七月二十八日初震后,“二

  十九日、三十日复大震,通州、良乡等城俱陷,裂地成渠,流出黄黑水及黑气蔽天。有总兵官眷经通州,宿于公馆,眷属八十七口压死,止存三口”。[15](p176)八月初一、十三日、二十五日又大震动;九月初八、十二、十三复大震如初,近

  第27卷第4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京三百里内,压死人民无算。“环绕帝都连震一月,举朝震

  惊。”[4](p183)可见,北京及周围地区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

  及其余震给该地区的人们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损失,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并且人们的心理受到严重摧残,整个社会处于水火煎熬的痛苦境地,亟须政府迅速展开灾赈工作。

  二、震后政府与社会进行的救灾活动

  地震使整个震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震中伴随的地裂地陷现象与灾后引发及此后接连发生的火灾、雨灾等交相缠织;加之临近深秋和严冬,人们被溺、被冻、被饿及染疫者无以计数,贫困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面对这场地震灾难,清政府采取了传统的救灾与赈济模式,开展了一系列赈灾活动,如蠲除和减免钱赋、发放粮食和银两、开设粥厂、掩埋尸体等等。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