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二章 福建郑家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朱由检在处理完江南第一波反叛势力之后,整个江南的政局稍微得安定了下来,虽然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但是总得来说,这年的上半年是一个太平岁月。

  八卦洲造船厂,一艘修补后的英式战舰就停留在干船坞里,泛着新不新旧部旧的灰『色』颜『色』。不管是谁,都没有人会对这样一艘船有多少好奇之心。

  对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反向研究的难度并不高,又不是太精密的仪器。只要投入反向研究,就会培养一批工匠出来,比让老师傅带徒弟的速度还要快。

  朱由检的要求很简单:会拆,并且会装回去就行。

  现在主持船厂技术部门的人叫梁九,是工部第一木匠,师从冯巧。冯巧乃故宫前三殿中的中和殿、保和殿的设计者。也就是就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重建的总设计师。

  (ps:再次声明,本身会尽量使用明末时期的历史人物,虚构的人名越少越好。梁九在历史上主持重建紫禁城内主要殿堂──太和殿。动工以前,他按十分之一的比例制作了太和殿的木模型,其形制、构造、装修一如实物,据之以施工,当时被誉为绝技。他重建的太和殿保存至今。)

  此人可以说是一个建筑设计大师,对于模型制作堪称巧夺天工,用他来督造船厂,可谓恰到好处。

  朱由检起初到是不晓得有这么一号人,还是王承恩熟悉大明的事情,极力推荐的。

  “梁工,能不能直接再照着图样制作一艘新船出来?”朱由检对梁九的称呼秉承着后世的风格,让在场所有人感到『迷』『惑』。

  “启禀皇上,照着图样造新船是没有问题的。”梁九对皇帝对他的称呼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比喊他官职更为好听,他愿意接受这种称呼。

  “那如果想要制造出一种全新的船型呢?”朱由检当然知道这艘英式的战舰并不完善,他还想改动,最好改成19世纪除的战列舰出来。

  当然还有众多穿越里的神器:飞箭船。不管是五桅横帆的战斗大飞箭,还是双桅纵帆船的货运小飞箭,放在这个时代都是利器。

  “那可不成,需先试制一艘试水一年,然后......”

  梁九没有说完,朱由检基本就秒懂了。造新船会遇到很多问题,只有把船放到水里使用,才能找出问题所在。

  而成熟的船型不需要这一过程,比如明初的龙江造船厂,一个船场工匠数量多达三千多人,且分工很细,船只建造有统一的规格和严格的用料标准。明朝初年的年造船量一般在三千多艘,可谓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年造船量。这些都是有资料可查的。当然,这里的三千多艘,肯定不全都是大船,如果大船有这个数量,恐怕能打灭国战了。

  “木料用起来有什么问题没有?”朱由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