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先打败满清再说吧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的军队来攻打南明……而南明一方却节节败退,素手无策,眼看就要灭亡。

  隆武帝心情沉重!

  第二部分是治理两广的具体措施,厚厚的足有几十页,隆武帝先扫了一眼目录,感觉考虑的很周到,方方面面都覆盖到了,有些地方连他都没有想到。

  “汪克凡果然有文治之才!”隆武帝先给了个七十分,不管里面的内容怎么样,一个秀才能考虑到这些方面,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能文能武,这是担任封疆大吏最基本的要求,只会打仗,没有文治之才,干不好提督操江。

  当然,这份目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大眼一看顺序比较混乱,比如第一条是开科举,第二条是清吏治,有些主次不分……满清都快打到家门口了,当然应该先筹饷练兵,科举教化的事情怎么能放在首位?

  “果然是秀才出身,总是想着读书人的事情。”隆武帝在心里笑了笑,科举关系到朝廷的根本,他一直很重视。

  这个年代读书认字的人并不多,老百姓里大多数是文盲,要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就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但是南明的地盘越来越小,投降的官员越来越多,可以利用的人才越来越少,有些地方连基本的官员编制都凑不齐了。

  所以隆武帝早就主持过一次乡试,选拔一批秀才和举人,但是因为战事吃紧,后面的会试就没有举行。

  这些道理,汪克凡也许懂,也许不懂,但不管怎么说,先看看吧。

  细看之下,隆武帝不由得一愣!

  文中第一段首先指出,科举是士绅上升的重要通道,是争取士绅支持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明清两军的交战区更要广开科举,和满清争夺这些士绅背后的资源。

  隆武帝不得不承认,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是,这是一个武将应该考虑的事情吗?

  他抬起头深深看了汪克凡一眼,目光中大有深意,汪克凡的表情却很平静。

  接着看。

  隆武帝的脸色大变!

  文中的第二段指出,隆武帝不是万历皇帝的嫡系子孙,在大明的威望有限,缺乏自己的班底,而且经过福建之变后,忠于隆武帝的文武官员折损大半,隆武帝严重缺乏可用的人才。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施政措施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必须先开科举,选拔一批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充实朝廷的官员队伍。

  “难怪把科举列在第一位!”隆武帝盯着汪克凡看了足有一分钟,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沉住气,接着往下看。

  文中对如何选拔官员提出了建议,适当改革科举的科目,并放宽标准增开恩科,尽可能地多提拔一些官员,这些道理还算中规中矩,隆武帝点点头,没有特别的表示。

  接着到了第二条,清吏治。

  文中的第一段指出,贪污腐败和人浮于事是大明的死症,如果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