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四章 西行_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泥石官道直奔汴梁而去。

  苏锦在马背上转身回望,连连挥手,只听秋风中王安石的声音传来,曼声吟道:

  归卧不自得,出门无所投。

  独寻城隅水,送子因远游。

  荒林缠悲风,惨惨吹驼裘。

  捉手共笑语,顾瞻中河舟。

  嗟人皆行乐,而我方坐愁。

  肠胃绕锺山,形骸空此留。

  念始读诗书,岂非亦有求。

  一来裹青衫,触事自悔尤。

  不足助时治,但为故人羞。

  子今往京都,车必憩汴州。

  寄声京华客,莫忘旧时友。

  ……

  应天府到京城直线距离其实并不远,用后世的距离来测算,通了天不过四百里的直线距离,但这是在宋朝,若是从宁陵经民权过杞县至汴梁城倒是便捷之道,路途也差不了多少。

  只可惜这一代山路纵横、还有盐碱风沙之地,路上还要经过回回族聚集的一大片区域,大宋开国以来,虽然这些区域早已纳入管辖之中,但在无论在生活习惯和心理认知上,汉人总是对这些回回有一丝轻蔑和敬畏的心态。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官道的修建刻意避开了上述的那些地区,人力物力的限制决定了官道不可能在山岭中取直线前行,心理上的排斥感又避开了回回聚集之地,如此一来,官道本可以一条线的直通,到现在却先西而南再往北,成了个蜿蜒的北斗之形,两地间的距离陡增一倍,扩大到近千里之遥。

  晏殊等人的队伍溜溜达达速度缓慢,苏锦骑在马上昏昏欲睡,眼见照这个速度,一天下来能走七八十里已经是奇迹了,这近千里的路途怕是要十来天方才能到达。

  苏家几个下人倒是很兴奋,小穗儿和浣娘身为女子,按常理而言,一辈子终老庐州不足为奇,这下跟着自家公子不仅来过陪都应天府,而且这便要去繁华如梦的汴梁城,这股子兴奋劲而怎不叫她们欣喜若狂;两人掀开车帘指点沿途风物,悄声细语,嘴巴都没合拢过。

  王朝马汉赵虎张龙这四大吃货倒是见了些世面,不过京城倒是头一回去,而且平生第一次分配到一匹马儿骑,这份得意劲儿就别提了,骑在马上左顾右盼,神采飞扬。

  最苦逼的算是小柱子了,依旧赶着那小青拉的骡车儿,稀稀落落的跟在队伍后面吃灰,不时的向四大吃货投去嫉恨的目光。

  苏锦昏头昏脑的无精打采,和他并肩骑行的富弼看出来他的无聊,笑道:“贤弟,很气闷么?”

  苏锦打了个张口道:“还好吧,秋阳温暖,山川壮丽,蛮有意思的。”

  富弼看他言不由衷,笑道:“久而久之你便习惯了,咱们当了朝廷的差倒有一大半时间是在路上,这么点寂寞都挨不了,那什么也别提了。”

  苏锦看着坑洼不平车辙深至人膝的石头路心道:这他妈也算是官道,还好这年头除了两条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