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二二章 又捎带其他目的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也有点不称职了。待官家有了样本,就该我等介入了。”

  富弼自觉有点惭愧。

  当天议事,内阁大臣是通过了官家五年规划的提议,可对于如何制定五年规划,都不条理。

  时间太紧,官家为避免出现反复的错误,就先自行拟定了。这对内阁大臣而言,确实有点不长脸。

  “有点求全责备了!”

  韩琦的这话倒是没人反驳。也确实有点求全责备了。

  听到的官家问话:国朝一年有多少新生儿?各州府郡县新生儿又有何差异?国朝去岁的耕田多少?开荒多少?分别是在那些州府?种植那些作物?亩产多少?国朝五谷种植的比例,各州府郡县又有什么差异?

  我的天呀!他们这些内阁也算是能吏了,可即便是他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一样是一问三不知。

  官员的考评,开宝九年制定的官吏考核标准,即:政绩尤异者为上,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临事驰慢、所莅无状者为下。

  也就是说,确乎有突出政绩的,可评为优秀;谨慎治理官事,能大致履行职责的,可算为中等;做事拖拉,应付了事的,则为下等。

  这些考核标准重在对慢作为、乱行政的严格约束,强调的是官吏政绩。

  景德元年,在原来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加大了廉洁自律的比重,即:公勤廉干,文武可取,利益于国,惠及于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声者为次;畏懦而贪,漫公不治,赃状未露,滥声颇彰者为下。

  天禧元年,朝廷下诏:及三岁,不限中外职任,但非曾犯入已赃,令审官院磨勘以闻,当议迁陟”。

  为了保证实现绩效考核目标,还细化了考核内容,制定了配套律令,如《宋建隆重详定刑统》《吏部七司法》《景定吏部条例》《减展磨勘律》《守令四善四罪》等,对请销假、值班、从驾稽违、公事稽程、请求公事、枉法赃、受所监临赃等皆作出了明确规定。

  先帝时期,地方官任内赋税增减成为考核其经济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诸路监的考核,重在五个方面,即举荐贤才、案劾贪谬、实户口、财用充足、兴利除害。

  国朝开朝百年间,对于官员的考评,也确实在改进,但像官家这般事无巨细的内容,真心有些吹毛求疵了。

  由于现在官家还没有拿出样本,内阁大臣虽然有些想法,也只是私下里说说。

  但是,对于朝廷各衙门的主副官,可就是大难了。被召见过的,不得不每天钻古纸堆里,历年各州府郡县的奏报中,摘录一些内容,以求能从这些奏报中,找到官家需要的奏对内容。

  至于那些还没被召见的,则是相互打听着,也忙不迭的开始专注于政务了。不仅仅是主副官,就是那些衙门的吏员,也是一肚子苦水。

  赵曦真训斥了吗?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