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驾部还是库部,各自把涉及各司的奏本带走。

  若是搁以前,这些衙门可能直接就把这些奏本丢一边了…~各衙门有约定俗成的处理政务习惯,不管怎样的奏本,对于那些衙门官员而言,根本就懒得看。

  现在不同了,监察官巡视,不停的追进度,必须在大朝会之前,完成所有奏本的答复。

  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担其责。这就是朝廷大朝会奏本处理流程。

  书吏解决不了的,上报郎中,郎中超过权限的,由侍郎决定,再有做不了主的,衙门主官处置。

  最后,需要多部门配合和协调沟通的奏本,由各衙门主官整理摘录后,统一向内阁呈报,由内阁议事逐个解决。

  别看是可能会有五百多份奏本,首先提交的时间不同,每日各衙门书吏接到的奏本也就十几几十份。

  再分到衙门有司,再往上传递…~如此下来,每一位官吏手头上的奏本多不起来,甚至平均每一位朝廷各衙门官吏,直接处置的奏本都不会有五份。

  “爹爹,几百人的奏本,很可能出现大量无用,重复的事务,有点耗时费力了。”

  韩琦看了看儿子……不了解其中端倪者,永远不知道官家的流程有多严密。

  “忠彦,大朝会的议程与以往朝会不同,大不同。以往的大朝会,是官家询臣工有无奏本,而新制下的大朝会是朝廷答复和解决奏本政务。”

  “而在答复解决奏本之前,大朝会还有一道程序,就是由监察衙门公布奏本的情况。”

  “比如涉及农桑者几何?奏请兵事者多少?又有多少参政议政奏请农田水利,有多少是关于盐铁茶酒的等等。”

  “同时,就如大比一般,朝廷将由各衙门评比出真的有利于国朝的奏本,予以公布。”

  “这还不算,朝廷还会按照参政议政的来源地,根据路州府郡县,对奏本的质量进行排名公布。至于雷同的奏本,你应该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你在家里也没必要多待了,召集定州的参政议政,将朝廷要求重申一次方为正事。参政议政是有任期,可并没有说任期内不可以免除。真要不称职了,监察衙门可不容情。”

  想来朝廷的要求,过几日应该都清楚了。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朝廷还真不担心。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国朝的官员,没有谁认为就比别人差,抄袭奏本的可能性几近于无。

  只不过朝廷评比奏本的措施,才是各州府郡县该操心的。

  如果说大比比的是个人,那么大朝会公布奏本比的就是一个州府的治政和务实。

  这一条,在内阁议事时,几乎没有反对声,是一致通过的。

  大朝会奏报的议题,韩琦也没有反对。

  原因嘛,是官家在大朝会奏本处置流程中,有很明显的放权意图,层层分工责任到人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