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零章 这就是矛盾转移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谋反之事,杀戮甚重。太子殿下为我等文臣代训亲卫,算是跟朝堂示好之举。只是文相公……”

  “太祖设置军营并非无的放矢,军营设置构成了守护汴梁的军阵,如此无秩序的裁撤军营,这是在破坏汴梁的军阵……”

  “彦之兄所言极是!太祖设御史台的目的,也是我等的职责。如今政事堂决策存在失误,我等岂能熟视无睹?”

  这就是矛盾转移,这就是不争即为争,这就是赵曦所希望的…~帝王只是裁决者,而不是利益冲突者。

  原本文彦博擅改提议,并将事件扩大化,是为了凝聚整个文官体系,阻挡太子殿下扩军或者提高武将地位,甚至改军制的意图。

  然而,赵曦这时候毫无痕迹的就退出了,这就让朝堂原本积聚的怼太子殿下的力量,一下子没了对象。

  戏幕拉开了,总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关上吧?

  再说了,裁撤军营势在必行,也是他文彦博的政绩。

  赵曦笑了,阅奏折的时候笑了,笑的很阴险。

  “……如今,政事堂执宰无视祖宗法度,无视汴梁百万臣民安危,不考虑汴梁城防,借太子殿下解决三冗之成果,盲目裁撤军营……”

  “……军备用之于军,汴梁驻军是二十万还是十万,取决于军卒本身的素质。但军营存在与否却是汴梁城防军阵的关键……”

  穿衣戴帽的废话太多,老爹的精神头可没那么足。所以,赵曦只是挑着捡着把奏折有用的话给老爹说。

  还真的按着儿子的料想在发展。

  再想想所有与儿子相关的事……事情没结果以前,似乎都跟儿子无关,可发展到最后,受益的偏偏是儿子。

  赵祯都不知道怎样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以前的事,他没具体分析过,结果如人意,他也没必要究竟。

  这一次是他完完全全的了解了儿子的谋划过程。

  苍天怜悯我赵祯!

  御史台的奏折是有另外途径的,这由不着政事堂,这也是祖宗法度之一,避免了政事堂蒙蔽视听。

  这祖宗法度也不是一无是处。

  “把关于因禁军裁撤,弹劾政事堂的奏折归类……”

  赵曦并没有让把折子返回到政事堂……不急!

  他文彦博不是拿折子给自己找麻烦吗?还是每天不断的递。

  赵曦没以牙还牙,他准备积攒上一段时间,积攒到一定的数量,然后再送给政事堂……

  “李宪,走皇城司的渠道,通知东川铜铁矿、怀州石炭矿以及水泥厂、轨道兵等,让汴梁籍的工兵全部省亲。务必尽快!”

  应该差不多了,赵曦觉得应该给老文再添点料、加把火。

  赵曦并不知道怀州石炭矿的陆彦晨此时正在汴梁,他连这个名字都不知道。

  不知道那个林象,更不知道林象已经在军伍里把转民后的待遇夸的天花乱坠。

  没有想到的是,林象在陆彦晨儿子大婚当日,代替陆彦晨邀请了多位陆彦晨早年的同僚。

  更没有想到的是,陆彦晨儿子大婚,酒水会是工坊城五年陈,零嘴包含了汴梁所有够档次的新品零嘴。

  这几乎接近一个五品文官家里办事的档次了。

  这怀州石炭矿得该多富有呀?

  自己这帮人,除了还有一个汴梁人的身份,真的没任何凭仗在一个矿兵面前理直气壮了。

  而现在……又面临裁撤合并,职位能不能保住不确定,但依靠军营的那些收益是肯定没有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