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九章 对外强硬之声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对此事没看法没建议,文彦博也不是只会不痛不痒的说些废话,他们都在等,等韩琦开口。

  “确如稚圭所言,也是从那时起,朝廷不得不制定了二十年不言兵事的政策。”

  富弼仿佛是接着韩琦的话在感慨……韩琦也确实在此时有一瞬间的失神。

  “殿下,如今形势反转,殿下亲征取得阵斩十万的大胜,且新军的作战能力让西贼闻风丧胆,朝廷岂可就这般轻易的放过?”

  还是文彦博,这时候一样的气势,却不再是不痛不痒了。

  赵曦发现,所谓集议,倒像是相公们议定了某件事,然后一步步引导自己往他们议定的方向去思考。

  汇报工作有倾向性,把自己的观点融在实际情况的陈述中,这样的手法赵曦前世就玩过。没想到这时代已经玩出花了。

  对待西夏,由于西夏对待国朝的反复无常,边疆又从来没有安稳过,整个朝堂没人在对夏的事务上做主。

  这一次大胜,政事堂有心对夏强硬,可强硬到什么程度,都没个谱。

  应该是不是要考验赵曦的执政能力,应该是心有余而胆不足。

  战打赢了,可长久以来形成的恐战症,并没有因为一两次的胜利而消失。

  不知道该是庆幸不骄不躁,还是怒其不争……

  “册封遵旧例……”

  赵曦懒得在这种事上玩心思,就连国朝内部的事,他都习惯直来直去,更何况还是对待刚刚战败的西夏。

  “至于榷场吗?环庆、鄜麟、秦凤、会川等,以国朝军州为单位,每一个军州设立一处榷场,全面开放与夏的易货事宜……”

  说起来国朝算是个开放的王朝,赵曦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控制跟辽夏的交易。

  “殿下,一旦全面开放榷场,盐税如何处置?盐税为朝廷税入六成之多。虽这几年商税高涨,盐税仍占朝廷五成有余。”

  这不是小事,殿下这样的处理太随意了,一时间让富弼觉得殿下都有点儿戏的味道。

  这是治政,不是玩闹。

  “诸位相公,堵不如疏。是不是开放榷场,私盐在西边一样盛行。有一点需要诸位考虑,既然私人盐贩可从贩盐中获利,有食盐专卖的国策,因何朝廷不可以从贩盐中谋利?”

  “就如羊毛,就如铜铁矿,虽产于外邦,但受益者为朝廷,为国朝黎民。”

  “所谓开放与西夏易货,并不是要放开食盐专卖,目的是将私下的交易摆到台面上。”

  “可设置食盐的入境专项税,可令三司使着人专门负责食盐交易,可令三司使核算怎样的入境税可确保境内盐产地不至于破产等等。”

  赵曦本意是想把三司使拆分,将税入和支出两部分分开,就如后世的税务和财政,更想设置专门负责商务的部门……算了,扛雷的还没进朝堂,自己还没有亲政。

  “关于岁赐,我的意思直接停掉这劳什子岁赐。另外,通告一下西夏,让其出台不得限制其境内百姓自愿选择归顺国朝的诏令。”

  “文相公,由枢密院发布诏令,着种谔、狄青、郭逵,兵分三路,对西夏形成进攻的态势。特别要强调一下,这次是做势,不是真打。”

  “倘若西夏答应朝廷的提议,随时收兵,倘若西夏有反复,我不介意让三路大军突进二百里以后筑城。”

  自己战败后有了岁赐,现在西夏战败了,赵曦已经很仁慈了,他担心要求再过份点,连自己的这些相公们都接受不了。

  穷人乍富,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