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八一章 曙光东芝晶圆公司(上)_我的一九八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线在巴T协定的技术出口限制名录上,国内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内地就是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生产的五英寸晶圆、六英寸晶圆和2um、、1um制程工艺半导体生产线销售的首选地。

  孙健心里一喜,已经拿到公司发明专利的GZ-C1000如今委托给沪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生产,但陈永清团队一旦开发成功相当于80386的GZ-C2000,沪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就不能满足生产GZ-C2000的需要,急需引进一条六英寸晶圆和1u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正打算找个机会向中村太郎咨询一番,购买东芝半导体设备公司生产线的价格?

  九零年七月,大幅降低了关税,开放了国内电脑市场,囤积大批电脑元器件的国产电脑公司损失惨重。

  等八英寸晶圆和500n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卖给内地的时候,美国、日本、韩国和宝岛地区的晶圆厂已经装备了八英寸晶圆、350nm或250n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

  内地就是花钱也买不到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线!

  虽然如今,曙光寻呼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和移动电话机等所需要的芯片都可以委托给华晶公司、沪海贝岭公司和沪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生产,还可以节约成本,但GZ-C2000和通讯芯片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需求大增,也不是长久之计。

  九零年八月,“908工程”规划出炉,目标是在“八五”期间投资二十亿元,使国内芯片制程工艺达到1um。

  “908工程”总投资二十亿元,其中十五亿元用在华晶公司,引进一条六英寸晶圆和1u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五亿元投给国内九家集成电路企业,设立设计中心。

  沪海贝岭公司是为沪海贝尔电话设备公司配套程控交换机专用集成电路成立的中外合资公司,八八年总投资八千二百多万美元,建成国内第一条四英寸晶圆和2u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

  当年招揽李国良和陈智敏时,孙健就承诺,将来成立国智通讯半导体公司时,按照贡献大小,送给管理层和员工百分之五的股份,一晃四年过去,沪海国智通讯半导体研究所利用Peng先后研制成功语音芯片GZ-6060、主板GZ-5050和电源控制芯片GZ-7070,还研制成功国智扫描仪,如今正在IBM486上用Peng,正在研制第二代数字移动电话机的CPU、GZ-C0001,但国智通讯半导体公司还没有影子。

  当初过于理想化。

  “孙先生,国内半导体市场前景广阔,东芝半导体设备公司打算与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共同投资二亿五千万美元,引进一条东芝半导体设备公司生产的六英寸晶圆和1u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在沪海或东湖高新园区成立曙光东芝晶圆公司,东芝公司以一亿美元和1um制程工艺技术入股,占股百分之四十九,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出资一亿五千万美元入股,占股百分之五十一。”

  “井田先生应该知道“908工程”,国家去年八月计划向华晶公司投资十五亿元,用于购买一条六英寸晶圆和1u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曙光东芝晶圆公司会不会已经落后?”

  孙健告诉井田越秀,华晶公司去年投资十五亿元就能购买一条六英寸晶圆和一微米制程工艺的半导体产线,东芝半导体设备公司出价二亿五千万美元太贵了。

  如今的官方牌价上,一美元兑换五点四元人民币,黑市价高达八点四元人民币。

  “孙先生,华晶公司八零年引进的第一条三英寸晶圆和3u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就是东芝半导体设备公司生产的,如今引进六英寸晶圆和1um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线的工作,还处于投资行政审批阶段,我们两家现在投资,也许曙光东芝晶圆公司投产了,华晶公司还没有完成投资行政审批,曙光东芝晶圆公司就是国内最先进的,沪海曙光通讯技术公司的出资额还可以商量。”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