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四十九章 神话破灭_重生之娱乐宝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之娱乐宝鉴!

  1985年9月22日,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美、日、英、法、西德5个工业发达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秘密举行会晤并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五国将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

  由于日本的经济是典型的外贸出口型,日元的升值使得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产品出口额迅速萎缩,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为挽救这种局面,日本政府被迫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然而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使得市场上流通资金过剩,随后这些过剩的资金让日本国内掀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和土地交易市场最为明显,过分的投机活动又使得日本的股价和地价出现了持续的暴涨,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增长水平,最终导致了“泡沫经济”的产生。

  泡沫经济的繁荣首先体现在股票价格的高涨上,1985年到1989年的四年间,,,是战后股价暴涨的时期,超过了战后历次经济周期的高涨期。而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看,1989年为4091834亿日元,1985年则为3429503亿日元,,,这就是说股票价格作为一种虚拟资本。或者是象征经济,,经济泡沫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房地产价格的疯狂上涨也是泡沫经济的一个体现。1987年到1989年的三年间。、10%、,,,,人们只要从银行借钱去购买土地,不用干任何事,即可获得稳定而丰厚的利润。这种情况显然是极其不正常的。

  股票和地价的暴涨增加了日本各类银行持有的‘资本金’,从而增加了其贷款的能力和总额,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日本各大银行纷纷跻身世界最大银行之列。而由于日本银行提供贷款的担保物是土地。地价的上涨就为信贷额的增加创造了条件,于是过度的信贷创造了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反过来又衍生了更多的信贷,恶性循环的结果终于使得泡沫经济膨胀到了惊人的地步。

  可股市的持续暴涨让所有日本人都失去了冷静的头脑。一种“日本股市是不可能下跌的信念”在几乎所有人脑海中形成。可就在他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美国金融家动用新的金融核弹――“股指期货”来到日本,与日本保险业对赌未来指数涨跌,之后大批的股指沽空期权终于开始发威,高盛公司从日本保险业手中买到的股指期权被转卖给丹麦王国,丹麦王国将其卖给权证的购买者,并承诺在日经指数走低时支付收益给“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的拥有者。

  该权证立刻在美国热卖,大量美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而这时时间已经来到1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