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5章 诸葛亮:刘封比我做得更好_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舌辩技能出众,也就是俗话说的嘴皮子厉害。

  被诸葛亮派到东吴出使了一回,将自诩是江东之最的虞翻虞喷子搞得灰头土脸,邓芝之名大盛,从此由一个武将变成了文武皆能的全能型人才。

  邓芝这一接口,其余如廖化、张泉等人也活跃起来,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连零陵上将军邢原邢道荣,也嘿嘿的笑着,提出了从弋阳北上,包抄陈留郡的宏大策略。

  有人争论是件好事情。

  真理只有在争辩中才能越说越清楚。

  刘封对热闹的场景很是欣慰,当了秦王之后,他对于大汉接下来的战事方向、具体指挥作战等方面,有了与当丞相时,不一样的想法。

  丞相,顾名思议,是军政一把抓的大管家。

  什么都管,什么都是你负责,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甚至于皇帝刘禅搞出来的斗蟋之类的事情,刘封都要操一操心。

  这实在太累了。

  刘封是人,不是神。

  早早的和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不是刘封想要的穿越生活。

  走李二秦王的道路,设立秦王府,把身边的这些有用文武人才网罗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谋求更高位置作准备。

  这才是刘封要走的路。

  而在这一过程中,有的人会得到重用,有的人会渐渐落伍,每一个人的忠诚、能力、际遇,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将来发展。

  秦王府后宅。

  诸葛亮坐在黄月英特意为他打制的自动行走轮椅上,正在逗弄小刘瑛说话,自从有了这个小外孙后,这位曾经名震三国的大谋士、蜀汉丞相,几乎全部的重心,都放到了看顾孙辈上面。

  这种偏爱让自小被管束很紧的诸葛瞻很是不满,几次跟黄月英抱怨父亲不公平,结果被黄月英一顿狠批,告知他不混出一个人样,就不要回来。

  诸葛瞻很苦闷。

  不是他不想努力,实在是天赋不够,在荆州学堂中,他的成绩和陆抗这样的尖子生相比,要差了许多,这让许多原本听到他诸葛亮之子的同窗很是失望。

  “月英,你去前面瞧瞧,秦王他议事结束了没有,要是已经散了,让他回来,我们难得一家子,吃个团圆饭。”

  诸葛亮捏了一把刘瑛胖乎乎的小手,对黄月英说道。

  他这次从隆中到襄阳,主要是送诸葛果、刘瑛到刘封跟前来,男女长久不在一起,感情自然而然的会淡了,父子之间也是一样。

  以诸葛亮的聪明,自然不会给女儿、外孙留下这样的遗憾。

  同时,刘封晋了秦王,在大汉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诸葛亮心里也清楚,现在的大汉离开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离了刘封。

  要是哪一天,刘封真的黄袍加身,接任了大汉的皇位,那也是众望所归,没有什么稀奇的。

  当年在新野,刘备收下刘封为义子时,其实就是让刘封为接班人的想法,只不过后来,刘禅出生,刘备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现在,刘封用事实证明,刘备当年的眼光没看错,他确实是最适合接班刘备的人,而刘禅或许有些小聪明,但终究不是一个能当皇帝的人。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