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二章 悲剧不悲_双胞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任何一个镜头和画面似的,因为看推理电影不比看推理小说,必须全神贯注地注意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剧情,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进行思考,对观众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要求甚高。

  电影总共接近两个半小时,前面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探案,对案情进行推测和调查。故事是围绕一起在莆田调车场的凶杀案展开的。被害者被凶手用石头残忍地杀害,并且面部被砸得血肉模糊,难以辨别长相,身上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携带物;之后,被害人又被拖到火车轨道下面,想制造火车碾死人的假象。

  整个案件既不能确定死者身份,也难以确定凶手身份,只有惟一的一条线索,那就是:东北口音的“卡美达”。于是,案件的侦破便围绕着这惟一的线索展开。案件看似简单,实则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一般,一环扣一环,几次的调查都是一无所获,使得案件越加扑朔迷离,难以看清真相。

  随着迷雾的逐渐揭晓,剧情也陡然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当谜底终于彻底揭晓之时,影片一下子走入一条煽情的路线,尤其当凶手在音乐厅弹奏那首《宿命》的交响曲时,凶手不为人知的不幸身世也逐渐公诸于众,让人不禁潸然泪下。音乐与身世的巧妙融合,将整部影片推到了高潮,也使得观众陷入一种难以抹灭的巨大伤痛之中,为凶手的不幸身世抱之极大的同情,也为那位患有麻风病的父亲抱之极大的同情。

  最后的音乐《宿命》交响曲是由作曲家芥川龙之介之子芥川也寸志,专门为电影谱写的,达到了十分有效的效果,可以说生动而准确地诠释了人物的经历、性格和命运。当那略带伤感的旋律响起时,凶手童年孤寂而凄惨的身世也逐渐浮出水面,父子的不幸遭遇,父子的深情厚谊,父子的惨痛分别,无不让人潸然泪下,无不让人泪眼满面,无不让人感慨万千,无不让人心痛不已。

  音乐持续了大概四十多分钟,而这段时间也是整部电影最精彩、最感人的部分,为前面的推理探案涂抹上一层深重的感伤与悲剧色彩。《宿命》仿佛不单单只是一曲交响曲,而是凶手与其父在那个带有偏见的社会,所难以改变的宿命,使得他们最终没办法相见,只能在音乐中相会。

  当电影结束之后,全场几乎所有的人都流泪了,哭得泪眼模糊,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尤其是那些女生,更是哭得不行,泪水几乎沾湿了大片衣服和裤子,都浑然不觉;而很多男生,也流着无声的泪水。虽然大家理性思维都比较强,但是在面对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时,理性仍旧没能战胜感性,只是在大家防不慎防的时候,悄然夺走了大家的眼泪。

  电影最后的半个多小时,大家几乎都是流着泪水看完的。看来,这部电影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当初能够轰动中国?难怪能够获得《电影旬报》奖TOP10?难怪被日本影坛誉为“金字塔之作”?难怪能够俘获一大批推理小说爱好者的泪水?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郑少强也不知不觉流泪了,而且一连流了好几次汹涌澎湃的泪水,几乎将身上的衣服都沾湿了,因为这部电影不禁让他想到了自己操劳一生的父亲,也让他想到自己儿时的经历,内心仿佛受到巨大的震撼似的,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结束了大概有十来分钟,会长才将教室的灯打开。整个教室顿时被一阵凝重而感伤的氛围笼罩着,甚至都忘记来这里干什么了似的,仍旧沉浸在电影的巨大感染之下,久久难以复原;也让大家陷入沉思之中,仿佛既在回味电影里面的感人情节,又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虽然推理电影基本上都是以悲剧结局,但是真正好的电影,却能够让人获益匪浅,从悲剧中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珍视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

  或许,悲剧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此:警醒世人,懂得人生的美好与可贵,懂得感恩他人和回报社会!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