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 榆铁公司的改制(求订阅,5更之3)_矿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排好研发方向的事情,李河川草草吃了午饭,铁生早已在等他了。

  铁生找他,是因为榆铁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改制的问题。

  虽然在“重整山河”计划中已经对此做了详细的规划,县里也派人去做了工作,但真正涉及到职工利益的事情,还需要坐下来详谈。

  安排在下午的企业改制会议,参会的有三方人员。

  铁路局改革办,此次铁路改制的执行人,代表了铁路方向的利益。

  矿海集团,以订单为推手,促进企业从集体所有制转为股份制。

  企业职工代表,作为改制的收益或受损者,是决定改制成功与否的关键力量。

  其实还有一方,那就是政府,不过政府只提供了场地和后勤保障,最终的改革会议,还是要这三方来谈。

  铁路局改革办是一个临时的议事协调机构,主任是一名四十多岁的老干部甘铁路,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其父母是早年的铁路职工,才给他起了这么个奇葩的名字。

  实际上,甘铁路的父母还真是铁路行业的,不过并非铁路职工,而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铁道兵。后来铁道兵整体转业成为铁道部的十多个工程局,甘铁路也成为铁路子弟,上了铁路子弟学校,毕业于铁路工程学院,最后又分配到了陕省铁路局。

  由他担任主任,一是他的身份地位足够起到协调铁路内部关系,二是他本身也是科班大学毕业,由系统学习过工商管理,在历次铁路改革中都能提出适宜的见解,因此担任改革办主任也是名至实归。

  为了协调各方关系,改革办的级别算是正处,估计处理完这事,甘副处长就会名正言顺的成为正处长了。在铁路系统论资排辈情况严重的大形势下,四十多岁的正处长并不多见。

  所以甘铁路听说是和矿海集团谈判时,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下定决心要谈出一个对铁路局有利的方案来。

  看到李河川如此年轻,他决定先抢占谈判的先机,从气势上压倒李河川。

  “铁路局三产是铁路最好的资产,榆铁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在这里,你也看得出来,它每年至少有1亿的营收。无论是工装设备流水线,还是人员素质,榆铁公司都价值5个亿之上。”他率先漫天要价,等着李河川就地还钱。

  不过他的话一出,榆铁公司的副总经理张晓旺倒是率先一皱眉头,对甘铁路狮子大张口的做法有些不满。

  铁路改革,涉及到榆铁公司近400人的饭碗,就目前而言,也仅有矿海集团有意向,报价太高吓走了矿海,甘铁路就哭去吧。

  李河川微微一笑,打开手中的报表说道:“榆铁公司每年的工资总额支出是2000万元,也就是说,出去人员这一块,榆铁公司价值48亿了”

  甘铁路一愣,李河川没有在榆铁公司价值上讨价还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