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7、守约,就让我来教你写字吧_长乐公主对我摊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忆中关于颜体和柳体的笔法才能分毫不差,完美的演绎出来。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裴行俭缓缓念道。

  随后他就发现,罗大头在纸面书写的就是这两行字,但却写了两遍。

  这又是何意?

  他再多看一眼,顿时发现这重复的两行文字,虽同为楷书,但字体竟然又是不同。

  第一遍的文字方中见圆,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浑厚强劲,饶有筋骨,亦有锋芒。

  第二遍的文字稍显清瘦,棱角峻厉,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有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

  两者虽风格迥异,但各有千秋。

  裴行俭惊了。

  这两种笔法之精妙固然令他惊叹不已。

  但最令他不敢相信的却不在于字体本身,而在于……

  “大头,这真是你写出来的?”裴行俭忍不住问道。

  虽然嘴上这么问,但他心里其实早已确定无疑。

  毕竟对方就在眼前亲手写下的。

  可是……

  明明有这么好的笔法,为何平时总拿那种狗爬的字迹示人?

  “守约,你擅长隶书,但隶书的点画不能兼顾艺术和实用两方面要求,还不是一种完美的字体,必须进一步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解决上下点画的笔势连贯问题……”

  罗太岁边说边又写下那两行字。

  只见横画起笔重按,形成蚕头,收笔重按后向右上挑出,形成雁尾,撇画的收笔重按后回锋,捺画的收笔重按后挑出,左右对称,行同飞翼。

  这正是隶书。

  汉字衍生到隶书,线条形式越来越丰富,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点画,并且非常注重美饰。

  这些华丽的美饰手法虽然丰富了汉字的艺术表现力,但同时因为笔势不能连贯而影响了书写的流畅性,有悖于汉字作为语言的记录符号这一实用功能。

  所以楷书在唐代得以发展起来。

  经罗太岁一番实际操作带讲解,裴行俭大约了解了一遍汉字从篆书到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听完再回味了一下,顿时受益良多。

  “大头,虽然我早已对你刮目相看,但这次……”裴行俭起身拱手一揖,“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揖之后,他又道:“看来我是得好好和你学习写字才是!”

  同时,他这份低调更应该自己好好学习。

  “玩笑话而已,守约,你的隶书已臻上乘,想要掌握楷体并非难事。”罗太岁咧嘴一笑,按着他坐下,问道:“两者选其一,还是两者都想要?”

  他问的自然是字体。

  第一种是颜体,乃颜真卿所创。

  第二种是柳体,乃柳公权所创。

  两者各有特色,以“颜筋柳骨“并称于世。

  都是可以和欧阳询的欧体相提并论的书法大家。

  面对他的提问,裴行俭略作思索,道:“就第一种吧。”

  他并不贪心,只选了一种,因为贪多嚼不烂。

  而第一种的颜体,笔法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倒是很契合他儒将之雄的特色。

  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这是后人对颜真卿的评价。

  同时也是罗太岁对于裴行俭这个好兄弟的期望。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