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十二、 竞争上岗(一)_小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构改革越改越臃肿,越改人越多,从这次县局改革可略见一斑。在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宣读完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后,县局局长吴德能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着重指出:机构改革的最终目的不是增加或减少机构,而是理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管理资源,科学规范部门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老丁对于机构改革不仅不陌生,而且还很熟悉。以前在乡镇农技站工作时,他经历了六次机构改革。

  老丁大学毕业初始到农技站报到时,农技站和农机站、水产站、林业站、农经站、畜牧站一样,都是乡镇的“七站八所”之一。那时国家虽然已经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但青山县国家公务员制度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也不是泾渭分明,统称都是国家干部。老丁多年后一直很后悔,当时若是找关系留在镇政府,等到1998年青山县正式开始公务员登记时,自己就是公务员身份了,也用不着以后三番五次的参加公务员考试了。当时镇政府就有不少通过各种关系进来的应历届大中专毕业生,后来没有考试都成了公务员。

  1996年老丁经历了第一次机构改革。农技站和畜牧站合并,水产站、农机站维持现状,农经站则挂靠在镇政府经济社会事务办公室。

  1998年老丁经历了第二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镇农技站和镇农机站、畜牧站、水产站、林业站、农经站合并,名称叫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上级说是要精简乡镇机构,减少财政供给人员。事实上,机构的确减少了,财政供给人员却是有增无减。

  000年老丁经历了第三次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开始时风声很紧,说是要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淘汰一批冗员。县人事局给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只有八人,而当时实有人员是十三人。竞争上岗落聘人员给予三年缓冲期,第一年发90基本工资,第二年发80基本工资,第三年发60基本工资,然后自谋职业。老丁那段时间真的是饭不思茶不饮,坐卧不安,成天提心吊胆。竞争上岗其实只是票决。所有镇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负责人、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镇直企业负责人参加投票。形式倒很公平,无记名投票,有人唱票、监票、计票。好在那时老丁人缘不错,岳父又是镇政府机关干部,总票数排名第六,侥幸躲过一劫。那五个落选的同事当时就差点精神崩溃了。随后三年,这些落选人员有人做起了生意,有人外出打工,但工资并不是方案上说的不全发,都一分不少的发了,县里说是以人为本。三年缓冲期结束,这些落选人员又一个不落的全部安排上岗了,县里说是为了稳定。老丁又后悔了,当时要是落选,就是做个小生意每年还能挣个一两万呢。(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