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入粟拜爵”与【密折制度】_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精巧的匣子之保存,由大臣的亲信家人暗中送来。而密信匣子的钥匙,只有皇帝、大臣手中各有一把。

  这样一来,上奏人撰写的奏折,便不得泄密,不经任何机构、人员,直达御前。

  要知道,朝廷百官之中,除了御史这类职责所在,能够直接上书皇帝之外。其他一般的官员递上奏折,都并非是直递皇帝御前。而多是需要通过上级官员、各个衙门的一一筛查,才能够送到萧承面前。

  如此制度,自然便给了人动手脚的机会。留中不发、无意遗失这类的,多的是隔绝皇宫内外的手段。

  而密折制度的诞生,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广开言路了。大臣直言进谏,能够及时的下情上达。

  一般官吏,也没有胆子再敢欺瞒皇帝。毕竟,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哪个同僚下属,会不会直接上密折告状。

  当然了,这样的制度,亦有弊病。

  越级上诉,职责不清,致使上下猜忌,更有以密折制度,威胁、构陷同僚的可能。

  但纵使如此,这个密折制度,都是能够极大程度地加强皇权威仪,稳定皇帝的统治。

  想到这里,萧承满意地点了点头,默默想道:

  或许,要墨家那边帮忙,打造一批精巧的密匣了!——

  云国北境,会川郡治下,通往建昌府的必经之地,和邑县县城。

  整个县城之中,便听到一群孩子兴高采烈,成群结伴,自街道之上呼啸而过,一边口中还在高声欢呼道:

  “胡老爷要死了,胡老爷死定了!”

  原本忙着生计的城中百姓,听到这话,顿时一惊,纷纷探出头来,对着散着欢的半大小子们打量一眼,纷纷道:

  “死了?报应来了,真的遭瘟了?”

  “嘘,小点声……”

  “小子,胡咧咧什么呢?不要命了!被胡家人听到了,就是给家里招祸端。”

  为首的小子脚步一停,看着面露畏惧之色的乡亲,故意放大了声音,极为神气地喊道:

  “没事!胡老爷这次死定了,京城来的海大人,已经把他胡家上下都捉了起来,这个时候正在县衙问罪呢!”

  一众百姓闻言,神色更是怪异到了极点。

  其中不少人,此时已经面露惶恐惊慌之色,小心翼翼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见并没有什么胡家人看到,忙不迭地拉着自家人离开这里,生怕和这些不知死活说胡话的半大小子扯上什么关系。

  有些百姓心中动了一丝恻隐之心的,见小孩不懂事,忍不住开口道:

  “傻小子,你懂什么?官官相护,胡老爷被捉了去,顶了天三五日,喂饱了京中来的大官,自然也就放出来了。”

  “趁着胡家人没顾上管你们,赶快让家里人领着你们跑吧!”

  “唉,祸从口出啊,真是造孽!”

  半大小子们见乡亲们不信自己,顿时一急,七嘴八舌地开口道:

  “是真的!胡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