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9章 海王戟登场_打工先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型有点像是宋代的床弩和罗马弩炮的结合体,都是通过支架将巨大的弩身固定,机轴之间安装一根由上好精铁打造出的铁条,铁条之上则是一根带有箭槽的方形木梁。

  按照菲兹威廉的说法,打造巨弩的核心工艺在于扭力弹簧。

  扭力弹簧的强弱决定了一只弓弩所能够提供的最大动力。

  海王戟上所使用的扭力弹簧是一种复合材料,配方和工艺一直都是韦廷家族的不传之秘,除了历代家主和家族中主要负责造船的工匠外无人可知。

  可惜其中一部分材料在西境很难收集的到,菲兹威廉也只能以其他材料代替,这就使得最终制造出的海王戟比原版的要弱上一些。

  但随后船匠带人试射了一下,使用特制的铁箭,或者叫铁枪更合适,大概可以射出将近四百米的距离,而如果将箭身换成木制的,还能再飞两百米。

  这个结果已经大大超出了李俞的预想。

  海王戟虽然没有传说中的三弓床弩那么离谱,有效射距超过一千米,但是对于《宋史》中给出的这个数据,很多人本来就持怀疑态度。

  毕竟一般的手枪子弹也就能飞一千米。

  可惜三弓床弩的制作技艺也失传了,否则李倒是可以打印一份出来带给菲兹威廉参考,没准还能帮船匠再涨点经验条。

  不过现阶段的海王戟也已经够用了,李俞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还有生物可以用血肉之躯硬抗这种巨弩发射出的弩箭。

  哪怕是全身覆满鳞片的巨龙,只要距离够近,正面挨上一箭不死也得掉半管血。

  不过这种重武器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就是因为体型巨大使得它几乎无法移动,只能固定使用,韦廷家族一般只将这种巨弩安置在战舰和港口的城墙上。

  而且由于巨大的后坐力,甚至一些小型战船上都无法安装海王戟,就更别说用牛车拉着四处移动了。

  除此之外,上弦也是个问题。光是绞轴就要动用十八个人,一箭射出去后最快也要三分钟才能再次装填上弦,再加上瞄准和调整位置的时间就更长了。

  而以那头龙的速度和智慧,绝对不会给弩手这么多时间,如果说这一个缺点还能通过增加巨弩的数量来解决的话,那接下来的问题才是让菲兹威廉最头疼的。

  类似的巨弩由于过于重视威力,在准头上自然就会有所不足。

  海王戟在诞生之初,基本上就是用来对付其他船只的,因为也只有那么大体型的靶子才有瞄准的可能,而且家族还会花重金从小培养一批优秀的弩手,专门用来操纵巨弩。

  由于在之前那场叛乱中韦廷家族败的太快,甚至都没来得及动用舰队,这些人倒是大部分都活了下来,然而大战后要么加入到帝国海军中,要么就被一些异邦船队给挖走了。

  反正不管他们接下来干什么,都不可能跑到西境来。

  至于韦廷家族内部的成员,包括菲兹威廉在内,没有人会操纵海王戟。

  而船匠也是在工期临近结束的时候才想起这茬来的,不由有些愧疚,因为这巨弩是李俞花了大价钱让他造出来的,结果却很可能派不上用场。

  不过李俞听后倒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夸奖了他的技艺水平,还给所有参与打造巨弩的人又发放了一笔奖金,之后让船匠继续打造第二台巨弩,至于弩手的事情,则由李俞亲自来解决。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